上的動作,扔沒停止,還一直在細細把玩著手上的一株甘薯。
“回父皇,兒臣僅僅只是種植了二十畝甘薯,都還活著好好的!”
朱標滿臉喜色道。
“都沒被旱死?”
朱元璋一愣。
“回父皇,一株都沒死!”朱標回道。
“走,咱要去看看!”
聽罷,朱元璋臉色喜色更濃郁,連忙說道。
隨即,連衣服都沒換,朱元璋便是帶著李善長還有湯和等人,一眾大臣,浩浩蕩蕩往城外走去。
……
“唉,可憐了這些莊稼了!”
大半個時辰時辰之後,朱元璋一眾人,便已經趕到朱標的田地處。
抬頭望去,一望無際的田地中,只有單薄的幾條綠色的條帶。剩下的,全是幹黃一片,那些莊稼,在大旱中,都已經枯死。
不過,僅僅只是感慨一下之後,朱元璋與一眾臣們,都將目光,看向田中深處的那一塊綠油油的甘薯。
“如此多甘薯!”
看著眼前這些甘薯,李善長與劉伯溫等,第一次聽說甘薯的大臣們,也都滿臉複雜。
剛剛出來的路上,湯和與楊思義兩人,便是將甘薯的所有資訊,也就是朱子安告訴他們的資訊,又再一次轉告給了李善長等人。
不過,即便是如此,李善長與劉伯溫等人,在聽後,也是滿臉驚歎。
甚至,一想到一畝甘薯,便可以產出十二石甚至是十五石甘薯,便是滿嘴倒吸涼氣。
這麼高的產量,可是一幕良田莊稼產量的四倍還要多。
“來人,給咱也拿來一個鐵鏟!”
蹲在地上,兩眼放光的看了片刻之後,朱元璋便連忙抬頭,喊道。
“是!”
很快,便是有一個佃戶,拿著兩柄鐵鏟,跑了過來。
“父皇,這些甘薯個頭都在這株甘薯植苗的周圍長著。因此,為了避免剷傷甘薯,便需要從甘薯植苗外面,緩緩往裡面挖掘!”
看到朱元璋舉起鏟子,便要往下鏟,朱標連忙說道。
“嗯!”
聽罷,朱元璋緩緩應了一聲,稍微改變一下手中鐵鏟的方向,便鏟了下去。
“出來了!”“出甘薯了……”
很快,朱元璋幾剷下去,便已經露出一顆碩大的甘薯。
周圍李善長等人,滿臉驚喜,大喊道。
接著,在朱元璋小心翼翼的鏟挖之下,一整株甘薯,都被挖了出來。
甚至,最後,為了避免挖傷甘薯,朱元璋也直接用手,往出拋。
而對於朱元璋的這種行為,周圍一眾大臣們,都絲毫沒有感到什麼不妥之處。
都兩眼巴巴的看著朱元璋的動作,等到那一整株甘薯出後,都紛紛鬆了一口氣,滿臉驚喜。
“皇上,這株甘薯,有六顆!”
湯和伸著頭,滿臉喜色。
“嗯!”
朱元璋也是滿臉欣喜,緩緩用手將手中的甘薯上的泥頭,抹乾淨之後,這才戀戀不捨的看了一下眼前的一片甘薯田地,這才帶著李善長一眾大臣們,走出田地。
“標兒,這二十畝甘薯,你一定要將其照顧好!”朱元璋叮囑道。
“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照料好這片甘薯地!”
朱標連忙拱手回道。
……
“子安啊,你可知道,僅憑藉著那二十六個字母,南京城一下子便是出現八百多名識字的農漢。現在,還有四百多成年人,在成人書堂中使用字母識字!”
在朱府內,朱元璋滿臉喜色的坐在椅子上,對著一盤的朱子安,說道。
“按照如此趨勢下去,我大明將不在短缺識字之人,選拔官吏,也不用一直依靠那些士紳大族的子弟!”
隨後,不待朱子安說話。
朱元璋繼續說道:“城外那一片甘薯田地,咱也去看了。沒想到,你說的一點都不假,那些甘薯,真是一眾上好的莊稼。一株甘薯,便能長出那麼大的甘薯。要是我大明所有田地,都種植上甘薯,那我大明再也不會缺少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