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請擦拭一下臉上的泥巴!”
雲奇舉著鏡子,努力的憋著表情,輕輕對著朱標說道。
“泥巴?”
聽罷,朱標直接一驚。
連忙將臉湊在鏡子面前,頓時一怔。只見鏡中,他的臉旁上,不知何時,被人抹上幾手泥巴。
隨即,朱標眼中閃過一絲尷尬之色,便是連忙在臉上,擦拭了起來。
擦拭好之後,便趕忙,偷偷抬頭,看了一眼朱元璋。
卻是沒想到,朱元璋與殿內的所有大臣,都正在一臉好奇的看著自己。
這下,朱標神色更是尷尬之色,
“殿下,嘿嘿……”
還是湯和與李善長等人,臉皮最厚。看到朱標發現他們幾人後,連忙收回目光,裝作什麼事情,都沒發生。
反倒是朱元璋,仍是滿臉好奇的看著朱標,道:“標兒,你這是在田地中,幹什麼去了?”
“回父皇,兒臣在場外田地中,挖了兩窩甘薯!”
聽到朱元璋的問話,朱標這才想起,自己急匆匆進宮的目的,連忙滿臉喜色的回道。
“挖了兩窩甘薯?”
朱元璋一愣。
下方的一眾大臣們,也都是呆呆的看向朱標。顯然,是沒理解,挖了兩窩甘薯,到底是什麼意思。
見此,朱標直接一愣。
隨即,便是對著門外大喊道:“萬喜,將那兩株甘薯,帶進來!”
聽罷,朱元璋與一眾大臣,都連忙伸長脖子,往殿外看去。
很快,便是看到,萬喜滿臉喜色,雙手捧著一個木質托盤,托盤上擺放著兩株他們從未見過的植物與果實!
等到萬喜走到近前之後,湯和緊緊盯著萬喜手上的甘薯,回憶起什麼,兩眼不由大瞪,一臉驚詫。
“甘薯?”
“殿下,這可是城外良田中,種植的甘薯?”
說完,便是緊緊的看向朱標,滿臉期待。
“湯大人慧眼,此甘薯正是城外田地中,種植的甘薯。”
朱標點了點頭,便是看向朱元璋。
“而且,這些甘薯,還都是我那良田中,種植的那些甘薯中挖出來的。”
“本宮親手挖的!”
“太子田地中,種植的甘薯?”
聽罷,李善長與楊思義等人,都不由滿臉驚詫的看向萬喜手中的甘薯。
“標兒,你可是說,這些甘薯,都是你那塊地中,挖出來的甘薯?”
這會,朱元璋也急忙從上方起身,走了下來。
瞪著一雙大眼睛,緊緊盯著萬喜手上的甘薯,最後直接忍不住,伸手拿了起來。
“回父皇,正是兒臣田地中,種植的那些甘薯!”
朱標連忙回道。
“這麼一株甘薯,結出來的甘薯,都已經有一斤重了吧!”
朱元璋拿起一株甘薯,放在手上,仔細的觀察了一會,一臉驚喜。
“回父皇,這株甘薯上結的甘薯,加起來已經有一斤二兩重了!”
朱標回道。
“一斤二兩!”
聽罷,朱元璋臉色驚憾神色,更是明顯。
“一斤二兩?”“一株甘薯,便能產出一斤二兩果實?”
李善長與湯和幾人,都是滿臉驚喜,還有濃濃的震撼。
要知道,一簇小麥,都產不出一斤二兩的麥子。
而這甘薯,僅僅只是一株,便能結出一斤二兩的甘薯。
這產量,完全是小麥的兩倍還要多。
朱標繼續道:“父皇,小真人說,這些甘薯,現在都還沒成熟。等到再長一個多月的時間,應該才會真正常熟。而且,接下來的那一個多月,要是老天爺能風調雨順,雨水充沛的話,這些甘薯,還能再長大兩三倍呢!”
“什麼,這些都還未常熟?”
這下,朱元璋與李善長等人,臉色更是震撼。
“要是這麼說的話,子安所說的甘薯一畝可產十二石,也並不是虛言!”朱元璋低聲喃喃道。
“皇上,要是真如太子殿下所言那樣,小真人此前所說言語,還都有些說小。要是風調雨順,一幕甘薯可產十五石都綽綽有餘!”
戶部尚書楊思義,滿臉興奮道。
“標兒,你田地中,所種植的那些甘薯,在這場旱災之下,都存活了多少?”
朱元璋連忙說道。
同時,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