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3 / 4)

小說:男人的天方夜譚 作者:換裁判

前;四是具有政治智慧、耐心和洞察力的改革政策、策略、步驟與準備;五是實施路徑;六是人力資源。

現在來看王安石變法,他太急於求成了,太理想主義了,太相信他在一個縣裡的成功的改革實驗可以推之於全國了。很倒黴的是,他又碰上變法那些年自然災害頻繁嚴重。再說人力資源,王的學生,繼承人都被列入《宋史》的奸臣傳。變法所用的官吏,大多隻管自己的政績而不得變法的真意。比如增加利息比率,在荒災之年強迫富人為窮人擔保,致使有產者皆破產。亂世時富人往往先受災,因為窮人往往無東西可以榨取。史書中記錄了許多官擾民的事例。宋朝的官員考核制度是一年一考,這一制度也是促使官吏只顧政績的一個因素。

()

劉:你的猜測很有意義。司馬光與其說他“保守”,不如說他是反對太過激烈的改革。希望你的猜測以後能夠得到確實的史料證明。

照你剛才所講,難道宋代的思想家(如司馬光之類)就已經想到了這一層,已經想到了過於激進的改革的害處?還是,他們只是更樸素地思考這個問題的。比如,不擾民,不與民爭利。是否又可以說,20世紀知識分子的激進思維,在一千多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一方面是要改,另一方面,知識分子有私心,為自己求取功名,就不管不顧現實,走極端。現當代的保守主義知識分子也是贊同改革的,但他們又思量,如此長存的傳統難道都不值一文嗎?即使鼎新除弊也有個速度快慢問題,急於求成,往往適得其反。

仔細分析宋當時的處境,身處與遼金夏的關係當中,國家存在邊患,希望有維持國家安寧的力量,必須有財富的支援。但是,當時的自然經濟條件又決定了財富的生產是有限的,的確可說“不在民即在官”。回頭來理解王安石變法,前提上,我們要承認變法的基本指向是有價值的。

李:也就是他具有政治善意和明確的目標,可是我所說的改革成功的六個條件也就是這個他具備。變法和保守之爭,從最初的政治理念之爭到最後淪落到利益之爭,真是特別可惜。司馬光和王安石這樣偉大的人格卻被濫用了。

劉:我希望能將討論從表象進一步推入實質層面。

再說司馬光,這樣一個高水平有識見的知識分子,為什麼當他後來又有了權力,面對十七年變法積累下來的好的傳統時,卻可以不管不顧,甚至處罰保守派中支援保留變法好的內容的人士,堅決地把所有變法成果都撤銷呢?為什麼,恰恰在在位者身上總出現這樣的問題?比如,蘇軾之類保守派,他們沒有登上權位,就可以看到變法傳統中好的因素,並且支援保留下來。

李:司馬光離開朝廷後,隱居洛陽寫《資治通鑑》。回開封看見國庫充盈而民眾流離失所,再加上《流民圖》事件。這些事件對司馬光的刺激可能非常之大。

神宗死,司馬光回洛陽被民眾攔阻的經歷,很有可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想想看,在首都街頭,被數百人攔在路上,要求他留下來救救百姓。像司馬光這樣富有道義感的政治家,自然而然地就會將這一切與變法聯絡起來。

這些事情加起來對司馬光的刺激很大。他在變法十七年中反對變法的史料,我們找不出來。雖然他被人推出來作為反對變法的大旗,事實上卻沒有實際行動。可是我們可以想像,他心裡是非常痛苦的。他給王安石的三封信寫得相當客氣,而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卻很刻薄。對這些事例做一個人之常情的推斷,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司馬光會全部斷然否定變法傳統了。

中國歷史寫作的變化(7)

還有一個因素可以解釋為什麼司馬光那麼急著改,用一年半的事件就把十七年的改革都廢除了:那時他已經沒有能力和時間來考慮周全了。司馬光回開封時已經六十五歲,一年後他就去世了。

劉:可是他之後還是有保守派在臺上啊。王安石不也是這樣一種“時不我待”?

似乎總是沒有辦法繼承一種制度一種傳統中值得保留下來的部分。中國就是少有這種保守(也就是繼承,並非指具體的哪種思想)的傳統,信奉“不破不立”。

李:開國之初,除舊佈新還是很容易的。因為那時正是大破大立的當口,而且領袖人物一般都有足夠的威望與能力。同時,還沒有過多的包袱而造成的積重難返,沒有太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發展到中途再來改,難度可就大了去了。

劉:對。一個朝代被推翻,它就確實有很多“舊”東西壞到不能不改了。

雖然表面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