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以頭條刊載了一篇文章,內容敘述施樂克利夫蘭區的銷售部門如何起死回生。這篇文章一開頭就簡明扼要地列下克利夫蘭原有的問題:士氣低落、客源縮減、日本貨入侵。其中並描述有些員工人心惶惶地懷疑,誰會接下最高層銷售經理的職務。
荒野大鏢客?
所有的問題已陷入迷宮了!但是,等一下!那個騎白馬、戴著白帽的人是誰?他會大開殺戒或是被屠戮呢?日正當中,而法蘭克·派斯特正策馬入城門。
我被形容成一個“萬能高手”、“牛仔經理”、“工作強人,讓屬下又愛又恨”的人。真不可思議!由於這篇“創意驚人”的報道,我收到了足足有兩尺高的讀者來信。有的人可以善意地看出字裡行間的真義,並瞭解真正在克利夫蘭發生的事;但是有些人則下了錯誤的結論,武斷地認為我是荒野大鏢客。有一位從未見過我、從未與我共事過、更從未詢問過與我共事夥伴的施樂同仁,寫信到總公司告了一狀,因為她認為這件事讓她及整個公司都陷入困窘不堪的情境。
這個經驗給了我一項極有價值的教訓:“成功”並不會替它自己說話。
以我為例子,《華爾街日報》雖然一片好意地報道我們反敗為勝的事,但最後卻依然被歪曲了。為什麼?我想其中的道理就在於,人們總傾向將成功及失敗的原因歸諸於單一的個人。不論是成功或失敗,我們總會這樣認為:如果有成功的奇蹟,一定來自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