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所有大使館同其派出國都有無線電通訊聯絡,這一系統不可能移作他用。中國政府此後已多次發表鄭重宣告,中國大使館不是南斯拉夫軍隊所謂“無線電轉播中心”。關於“轉播中心”的說法,無非是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中國大使館的野蠻行徑尋找託辭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外國記者,一些有識之士披露的情況,提出的看法,為我們揭開了這厚重帷幕的一角,使人們在迷茫中能夠看出事態的大體輪廓。

在倫敦,《觀察家報》的記者採訪了一位高階軍官,披露北約在選擇攻擊目標時有個“雙軌”系統:一個軌道是先由北約偵察機和士兵選定初級目標,然後由北約秘書長索拉納和英、法、德三國的領袖認可;另一軌道的目標選擇則“完全由美國單獨控制”,包含一些“政治敏感”目標,須得到美國總統或美國國家安全域性同意。如果“雙軌說”成立,那麼就可以認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確是“有意或無意”地標錯地圖,要美國最高層相信那是南軍指揮中心,繞開北約的核實機制予以摧毀。

1999年7月2日,美國《政企首要情報評論》週刊發表了一篇題為《轟炸中國駐南使館並非意外事件》的文章。文章說,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作為轟炸目標,是可以由不低於英國外交大臣庫克和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一級的指揮官來批准的。這裡提出的問題是,由哪一個來批准,還是兩人一起來批准?人們應該已經覺察到根據盟國在任何戰爭中的關係而實行國家安全規劃。這些戰爭包括美英控制的北約對南斯拉夫發動的戰爭。文章接著說,考慮到所有這些情況,有意轟炸中國駐貝爾格萊德的動力也是來自英國政府和白宮政府。如果克林頓總統披露這一事實,甚至宣告這起轟炸事件“絕非意外”,他要麼將在被人操縱的彈劾之下而下臺,要麼被某些深深潛伏在美國安全機構中的英美利益集團所暗殺。

5月中旬,美國國際行動中心華盛頓辦事處負責人馬爾科姆·坎依接受了我國駐美記者的專訪,就北約襲擊中國駐南聯盟使館事和美國轟炸南聯盟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坎依認為,襲擊中國駐南聯盟使館是美國乾的,是有意所為,是美國戰略的一部分。中國政府決不能軟弱,應當要求全面調查、審判肇事者;美國轟炸南聯盟主要出於戰略和經濟利益,美國新聞媒體完全受控於利益集團,美國沒有新聞自由,美國民眾被虛偽的新聞輿論所愚弄,美國政府啟動戰爭機器的同時,也啟動了宣傳機器。

坎依還說,美國和北約在解釋這次事件的原因時前後不一致。他們先是稱北約是在瞄準使館附近的目標,導致偏離方向,因為中國使館離北約要打的目標很近,北約這種誤擊已經有多次了。但是當事實證明,五枚導彈從不同角度襲擊中國使館時,國防部長科恩又改口稱,北約用了1992年的地圖,中國大使館沒有標進去。這不可能。任何貝爾格萊德的旅遊圖都清楚地標明瞭中國大使館的位置,宣稱美國情報部門使用舊地圖是十分愚蠢又可笑的。同時,美國使館的外交官在許多場合都去過中國使館做客,中國使館不是昨天才搬過去,而是已經建成三年了。同時美國及北約國家都會有一份各國使館的清單和地址。美國稱對每一個轟炸目標都經過了廣泛討論,包括美國政府官員,因此,他們應該能夠識別中國使館是一個錯誤目標,使用舊地圖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坎依認為,襲擊中國使館是一個大陰謀,是美國的戰略。這一戰略不僅向中國政府,同時也向世界其他支援南聯盟的國家和組織發出訊號:不要反對我們轟炸南聯盟,否則我們將轟炸你們的使館、你們的領土和平民百姓。這也是對俄羅斯的警告。同時,美國發出的另一個訊號是:亞洲可能成為美國的新戰場,朝鮮和中國可能成為美國襲擊的目標。亞洲國家也要聽我的話,在臺灣和西藏問題上,美國已經在干涉中國內部事務。

我對美國及西方的有識之士們表示欽佩。他們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對事物有洞若觀火的辨析力和透視力,同時又能仗義執言,講出人人心中皆有而言中皆無的話。

首先,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這是美國和北約在“科索沃”戰爭中無可奈何的表現。截至炸館之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已對南聯盟連續轟炸了45天。南聯盟所有的軍事設施已經被轟炸了幾遍,事關國計民生的工廠、企業、民用設施也幾乎炸完,橋樑、公路也所剩無幾,美國和北約還要為將來進軍南塞留下通道。北約也間或轟炸平民住宅,造成不少平民傷亡。北約的決策者們知道,再大規模地轟炸民用設施和無辜平民會在世界範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