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案〕鹿活草是也。《別錄》一名天蔓菁,南人名為地松,味甘、辛,故有姜稱;狀
如藍,故名蝦蟆藍,香氣似蘭,故名蟾蜍蘭。
主破血,生肌,止渴,利小便,殺三蟲,除諸毒腫,疔瘡, 痔,金瘡內射,身癢癮疹不止
者,揩之立已。其 苦而
臭,名精乃辛而香,全不相類也。
卷第七
蒲黃
內容:味甘,平,無毒。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輕身,益氣力,延年
神仙。生河東池澤,四月採。
此即蒲厘花上黃粉也,伺其有,便拂取之,甚療血,《仙經》亦用此。
卷第七
香蒲
內容:味甘,平,無毒。主五臟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久服輕身,耐老。
一名睢,一名醮。生南海池
澤。
方藥不復用,俗人無採,彼土人亦不復識者。江南貢菁茅,一名香茅,以供宗廟縮酒。
或雲是薰草,又云是燕麥,
此蒲亦相類耳。
〔謹案〕此即甘蒲,作薦者,春初生,用白為菹,亦堪蒸食。山南名此蒲
為香蒲,謂菖蒲為臭蒲。陶
隱居所引菁茅,乃三脊茅也。其燕麥、薰
黃,即此香蒲花是也。
卷第七
蘭草
內容:味辛,平,無毒。主利水道,殺蠱毒,闢不祥。除胸中痰癖。久服益氣,輕身,不老,
通神明。一名水香。生大吳
池澤,四月、五月採。
方藥俗人並不復識用。大吳即應是吳國爾,太伯所居,故呼大吳。今東間有煎澤草名蘭
香,亦或者此也,生溼地。
李雲∶是今人所種,似都梁香草。
〔謹案〕此是蘭澤香草也。八月花
有。陶雲不識,又言煎澤草,或稱李雲都梁香近之,終非的識也。
卷第七
決明子
內容:味鹹、苦、甘、平、微寒、無毒。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療唇口
青。久服益精光,輕身。生
龍門川澤,石決明生豫章。十月十日採,陰乾百日。
蓍實為之使,惡大麻子。龍門乃在長安北。今處處有。葉如茳芒,子形似馬蹄,呼為馬
蹄決明。用之當搗碎。又別
有草決明,是萋蒿子,在下品中也。
〔謹案〕石決明,是蚌蛤類,形似紫貝,附見別出在魚獸條中,皆主明目,故並
有決明之名。俗方惟以療眼也,道術時須。
卷第七
芎
內容:味辛,溫,無毒。主中風入腦,頭痛,寒痺,筋攣緩急,金瘡,婦人血閉無子。除腦中
冷動,面上遊風去來,目淚
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諸寒冷氣,心腹堅痛,中惡,猝急腫痛,脅
胡窮,一名香果。其葉名蘼
蕪。生武功川穀斜谷西嶺。三月、四月採根,曝幹。
得細辛療金瘡止痛,得牡蠣療頭風吐逆,白芷為之使,惡黃連。 今惟出歷陽,節大莖
細,狀如馬銜,謂之馬銜芎
。蜀中亦有而細,人患齒根血出者,含之多瘥。苗名蘼蕪,亦入藥,別在下說。俗方多用,
道家時須爾。胡居士雲∶
武功去長安二百里,正長安西,與扶風、狄道相近。斜谷是長安西嶺下,去長安一百八十里,
山連線七百里。
〔謹案〕今出秦州,其人間種者,形塊大,重實,多脂潤。山中採者瘦細。味苦、辛。
以九月、十月採為佳。今雲三
陽出者,今不復用。
卷第七
蘼蕪
內容:味辛,溫,無毒。主咳逆,定驚氣,辟邪惡,除蠱毒鬼疰,去三蟲。久服通神。主身中
老風,頭中久風,風眩。一
名薇蕪,一名茳蘺,芎 苗也。生雍州川澤及宛朐。四月、五月採葉,曝幹。
今出歷陽,處處亦有,人家多種之,葉似蛇床而香。騷人藉以為譬,方藥用甚希。
〔謹案
葉,一種如蛇床。香氣相似,用亦不殊爾。
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