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1 / 5)

小說:003-新修本草 作者:圈圈

而虛,不及東陽、新安諸縣最勝。臨海諸縣者不佳。用之當布裹 去毛,令如連珠。俗方多

療下痢及渴,道方服食長生。

〔謹案〕蜀道者粗大節平,味極濃苦,療渴為最。江東者節如連珠,療痢大善。今灃州

者更勝。

卷第七

沙參

內容:味苦,微寒,無毒。主血積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療胃痺心腹痛,結熱邪氣,

頭痛,皮間邪熱,安五臟,

補中。久服利人。一名知母,一名苦心,一名志取,一名虎鬚,一

文希。生河內川穀及宛朐般

陽續山。二月、八月採根,曝幹。

惡防己,反藜蘆。今出近道,叢生,葉似枸杞,根白實者佳。此沙參並人參、玄參、丹

參、苦參是為五參,其形

不盡相類,而主療頗同,故皆有參名。又有紫參,正名牡蒙,在中品。

〔謹案〕紫參、牡蒙各是一物,非異名也。今沙參出華州為善。

卷第七

丹參

內容:味苦,微寒,無毒。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症,除瘕,止煩滿,

益氣。養血,去心腹痼疾

結氣,腰脊強腳痺,除風邪留熱。久服利人。一名 蟬草,一名赤參,一名木羊乳。生桐柏

山川穀及太山。五月採根,

曝幹。

畏鹹水,反藜蘆。 此桐柏山,是淮水源所出之山,在義陽,非江東臨海之桐柏也。今

近道處處有,莖方有毛,紫

花,時人呼為逐馬。酒漬飲之,療風痺。道家時有用處,時人服之多眼赤,故應性熱,今雲

微寒,恐為謬矣。

〔謹案〕此藥,冬採良,夏採虛惡。

卷第七

王不留行

內容:味苦、甘,平,無毒。主金瘡,止血,逐痛出刺,除風痺內寒。止心煩,鼻衄,癰疽,

惡瘡, 乳,婦人難產。久

輕身,耐老,增壽。生太山山谷,二月、八月採。

今處處有。人言是蓼子,亦不耳。葉似酸漿,子似松子。而多入癰 方用之。

卷第七

藍實

內容:味苦,寒,無毒。主解諸毒,殺蠱 疰鬼螫毒,久服頭不白,輕身。其葉汁,殺百藥毒,

解野狼毒、射罔毒。其莖葉,

可以染青。生河內平澤。

此即今染 碧所用者。至解毒,人卒不能得生藍汁,乃浣 布汁以解之,亦善。以汁塗

五心又止煩悶。尖葉者為勝,

甚療蜂螫毒。

〔謹案〕藍實,有三種∶一種圍徑二寸許,濃三、四分,出嶺南,雲療毒腫,

太常名此草為木藍子,如

陶所引乃是菘藍,其汁抨(普更切)為澱者

辛者。此草汁療熱毒,諸藍非

比,且二種藍,今並堪染,菘藍為澱,惟堪染青;其蓼藍不堪為澱,惟作碧色爾。

卷第七

景天

內容:味苦、酸,平,無毒。主大熱火瘡,身熱煩,邪惡氣。諸蠱毒,痂 ,寒熱風痺,諸不

足。花,主女人漏下赤白,

輕身明目。久服通神不老。一名戒火,一名火母,一名救火,一名據火,一名慎火。生太山

川穀。四月四日、七月七日

採,陰乾。

今人皆盆盛養之於屋上,雲以闢火。葉可療金瘡止血,以洗浴小兒,去煩熱驚氣。廣州

城外有一樹,雲大三、四圍,

呼為慎火樹。江東者,甚細小。方用亦希。其花入服食。眾藥之名,此最為麗。

卷第七

天名精

內容:味甘,寒,無毒。主瘀血,血瘕欲死,下血,止血,利小便,除小蟲,去痺,除胸中結

熱,止煩渴。逐水大吐下。

久服輕身,耐老。一名麥句姜,一名蝦蟆藍,一名豕首,一名天門精,一名玉門精,一名彘

顱,一名蟾蜍蘭,一名覲。

生平原川澤,五月採。

垣衣為之使。此即今人呼為 ,亦名 首。夏月搗汁服之,以除熱病。味至苦,而云

甘,恐或非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