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5)

小說:003-新修本草 作者:圈圈

所服亦名石腦,出徐州宗裡

山,初在爛石中,入土一丈以下得之,大如雞卵,或如棗許,觸著即散如面,黃白色,土人

號為握雪 石,雲服之長生。

與李整相會也。

卷第四

石硫黃

內容:味酸,溫、大熱,有毒。主婦人陰蝕,疽痔,惡血,堅筋骨,除頭禿。療心腹積聚

,邪氣冷癖在脅,咳逆上氣,腳冷疼弱無力,及鼻衄,惡瘡,下部KT 瘡,止血,殺疥蟲。

化金銀銅鐵奇物。生東海牧羊山谷中,及太山、河西山,礬石液也。

東海郡屬北徐州,而箕山亦有。今第一齣扶南林邑,色如鵝子初出殼,名崑崙黃。次出

外國,從蜀中來,色深而煌

煌。俗方用之療腳弱及痼冷甚良。《仙經》頗用之。所化奇物,並是《黃白朮》及合丹法。

此雲礬石液,今南方則無礬石,

恐不必爾。

卷第四

陽起石

內容:味鹹,微溫,無毒。主崩中漏下,破子藏中血,症瘕結氣,寒熱,腹痛,無子,陰

陽痿不合,補不足。療男子莖頭寒,陰下溼癢,去臭汗,消水腫。久服不飢,令人有子。一

名白石,一名石生,一名羊起石,雲母根也。生齊山山谷及琅 或雲山、陽起山,採無時。

桑螵蛸為之使,惡澤瀉、菌桂、雷丸、蛇脫皮,畏菟絲子。此所出即與雲母同,而甚似

雲母,但濃實耳。今用乃出

益州,與礬石同處,色小黃黑即礬石。雲母根未知何者是?俗用乃希。《仙經》亦服之。

〔謹

案〕此石以白色、肌理似陰孽、

仍夾帶雲母綠潤者為良,故《本經

黑者為雲膽,又名地涿,服

之損人,黑陽起石必為惡矣。《經》言生齊山,齊山在齊州歷城西北五六里,採訪無陽起石,

陽起石乃在齊山西北六七里

盧山出之。《本經》雲∶或雲山,雲、盧字訛矣。今太山、沂州唯有黑者,其白者獨出齊州

也。

卷第四

凝水石

內容:味辛、甘,寒、大寒,無毒。主身熱,腹中積聚邪氣,皮中如火燒爛,煩滿,水

飲之。除時氣熱盛,五臟伏熱,胃中熱,煩滿,口渴,水腫,少腹痺。久服不飢。一名白水

石,一名寒水石,一名淩水石,色如雲母,可析者良,鹽之精也。生常山山谷,又中水縣及

邯鄲。

解巴豆毒,畏地榆。常山即恆山,屬幷州。中水縣屬河間郡。邯鄲即是趙郡,並屬冀州

城。此處地皆鹹鹵,故云鹽

精,而碎之亦似朴硝也。此石末置水中,夏月能為冰者佳。

〔謹案

橫理,以橫理色清明者為佳。

或雲縱理為寒水石,橫理為凝水石。

今出同州韓城,色青黃,理如雲母為良;出澄城者,斜理文色白為劣也。

卷第四

石膏

內容:味辛、甘,微寒、大寒,無毒。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乾舌焦,不能息,腹中

堅痛,除邪鬼,產乳,金瘡。

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面板熱,腸胃中膈熱,解肌發汗,止消渴,煩逆,腹脹,

暴氣喘息,咽熱,亦可作浴

湯。一名細石,細理白澤者良,黃者令人淋。生齊山山谷及齊盧山、魯蒙山,採無時。

雞子為之使,惡莽草、毒公。二郡之山,即青州、徐州也。今出錢塘縣,皆在地中,雨

後時時自出,取之皆方如棋

子,白澈最佳。比難得,皆用虛隱山者。彭城者亦好。近道多有而大塊,用之不及彼土。《仙

經》不須此。

〔謹案〕石膏、

方解石大體相似,而以未破者為異。

大者如升,小者若拳,或在

土中,或生溪水,其上皮隨土及水苔色,破之方解,大者方尺。今人以此為石膏,療風去熱

雖同,解肌發汗不如真者也。

卷第四

磁石

內容:味辛、鹹,寒,無毒。主周痺風溼,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 ,除大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