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3 / 5)

小說:003-新修本草 作者:圈圈

故麻鞋底

內容:水煮汁服之,解紫石英發毒,又主霍亂吐下不止,及解食牛馬肉毒、腹脹、吐痢不止者。

(新附)

卷第十一

雀麥

內容:味甘,平,無毒。主女人產不出,煮汁飲之。一名 ,一名燕麥。生故墟野林下,葉似

麥。(新附)

卷第十一

筆頭灰

內容:年久者,主小便不通,小便數難,陰腫,中惡,脫肛,淋瀝,燒灰水服之。(新附)

卷第十二

茯苓

內容:味甘,平,無毒。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止

口焦舌幹,利小便,止消渴,

好唾,大腹淋瀝,膈中淡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髒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

中。久服安魂魄、養神、不

飢、延年。一名茯菟。其有抱根者,名

五勞、七傷,口乾,止驚悸,

多恚怒,

善忘,開心益智,安魂魄,養精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採,陰乾。

馬間為之使。案藥名無馬間,或者馬莖,聲相近故也。得甘草、防風、芍藥、紫石英、

麥門冬共療五臟。惡白蘞。

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膠、龜甲。今出鬱州,彼土人乃故斫松作之,形多小,虛赤不佳。

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

外皮黑細皺,內堅白,形如鳥獸龜鱉者,良。又復時燥則不水。作丸散者,皆先煮之兩三沸,

乃切,曝幹。白色者補,

赤色利,俗

腸而開心。

調營而理胃,上品仙藥也。善能斷谷不飢。為藥無朽蛀。

吾嘗掘地得昔人所埋一塊,計應卅許年,而色理無異,明其全不朽矣。其有銜松根對度

者,為茯神,是其次茯苓後

結一塊也。仙方唯雲茯苓,而無茯神。為療既同,用之亦應無嫌。

〔謹

馬刀為茯苓使,無名馬間者,

間字草書,似刀字,寫人不識,訛為間耳。陶不悟,雲是馬莖,謬矣。今大山亦有茯苓,白

實而塊小,不復採用。今第

一出華山,形極粗大。雍州南山亦有,不如華山者。

卷第十二

琥珀

內容:味甘,平,無毒。主安五臟,定魂魄,殺精魅邪鬼,消瘀血,通五淋。生永昌。

舊說雲是松脂淪入地,千年所化,今燒之亦作鬆氣。俗有琥珀中有一蜂,形色如生。《博

非實。此或當蜂為松脂所粘,因墮地淪沒耳。有煮 雞子及青魚枕作者,並非真,唯以拾芥

為驗。俗中多帶之辟惡。刮

屑服,療瘀血至驗。《仙經》無正

用,惟曲晨丹所須,以赤者為勝。今並從外國來,而出茯苓處永無有。不知出琥珀處,復有

茯苓以否?

〔謹案〕 ,味甘,

平,無毒。古來相傳雲∶松脂千年為茯苓,又千年為琥珀,又千年為 。然二物燒之,皆有

鬆氣,為用與琥珀同,補心

安神,破血尤善。狀似玄玉而輕,出西戎

磧中得者,大則方尺,黑潤

而輕,燒作腥臭,高昌人名為木 ,謂玄玉為石 。洪州土石間得者,燒作鬆氣,破血生肌,

與琥珀同。見風拆破,不

堪為器量。此二種及琥珀,或非松脂所為也。有此差舛,今略論之。

卷第十二

松脂

內容:味苦、甘,溫,無毒。主癰疽、惡瘡,頭瘍、白禿,疥瘙、風氣,安五臟,除熱,胃中

伏熱,咽乾,消渴,及風痺

死肌。練之令白。其赤者主惡風痺,久服輕身,不老、延年。一名松膏,一名松肪。生大山

山谷。六月採。松實,味苦,

無毒溫。主風痺,寒氣,虛羸、少氣,補不足。九月採,陰乾。松葉,味苦,溫。主風溼痺

瘡氣,生毛髮,安五臟,守

中,不飢、延年。松節,溫。主百節久風、風虛,腳痺、疼痛。松根白皮,主辟穀不飢。

採煉松脂法,並在服食方中,以桑灰汁苦酒煮輒,內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