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軍在漢軍面前土崩瓦解,被揍成狗的訊息就傳到了英國人耳朵裡!
滿清帝國的軍隊敗的如此華麗,如此快速,如此徹底,固然有武器上代差的問題,但綠營大量倒戈的事實,不得不讓英國人重視!
英國人覺得清軍太過腐朽,且滿清帝國的政治制度不利於團結清國正規軍,使得戰場上出現成建制綠營倒戈現象!
理所當然的,英國人想扶植的是能戰鬥到底的漢軍敵人,而不是一群三心二意的牆頭草!
英國人在得知幹隆皇帝投在了沙俄懷抱中後,無奈之下,只好本著能送出去多少武器是多少的心態,跟滿清帝國的地方團練搭上了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綠營已經被證明是一灘屎,八旗軍倒是有戰鬥的勇氣,不過已經開始被幹隆皇帝整編,有沙俄的武器支援,也用不著英國人去錦上添花了……
自然而然的,在滿清帝國遍地糜爛的軍隊體系裡,好像只有新興的團練武裝還算靠譜!
實際上,在勢力擴充到馬六甲海峽後,英國人一直在研究東方這個盛產香料,絲綢,茶葉的富饒國度,英國人對中華文化雖說是一知半解,但對於滿清帝國的統治結構還是大體瞭解的,這也是英國人可以蒐集的情報,畢竟這麼富饒且落後的國家,不收集一些情報怎麼對得起侵略成性的大英帝國?
於是乎,英國人自然也對漢人鄉紳之間的關係瞭解一些,特別是地方漢人師生,親友,同窗之間堅固的利益鏈條,讓英國人印象極為深刻!
滿清帝國的官場向來講究師生和同窗關係,只要肯下點力氣研究一下滿清的政府結構,都能意識到這一點!
畢竟,這是滿清帝國官員擺在明面上的事情,舉薦什麼的,都以自己的弟子,同窗和好友為先!
而且,滿清帝國官場上的貪官,在外地當值時雖說十惡不赦,刮地三尺,但對自己家鄉子弟卻非常寬容,只要有錢了,在家鄉里修橋蓋房子,建設私塾等等不求回報的善事,比比皆是!
這就造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史上臭大街的滿清貪官,在他的家鄉里甚至還供有生祠!
家家戶戶都有這個大貪官的畫像供奉,哪怕朝廷已經將這個貪官拿下砍了腦袋,家鄉的父老鄉親也對這個所謂貪官打心眼裡感激!
這就是中國人的鄉情,英國人不懂這些,但他們卻能看到結果,也知道這個意味著什麼!
這個湖南士紳頭領,也就是相當於鬆散團練盟主一樣地位的大光頭,是曾家的現任族長,人稱外號曾光頭,這個外號可不是貶義,不是和尚還能在滿清地界將光頭的名號喊得這麼響,本身就意味著他的能耐有多強!
因此,曾光頭乾脆也不用別人叫他本名,喜滋滋的將自己真的當成了曾光頭,只有最親密的內人才會叫他本名,外人和下人看到曾光頭,都會用上這個‘敬稱’……(未完待續。。)
427章 神秘技術的來源
約翰拉開火繩,木柄手榴彈頓時嗤嗤冒起火花來,他一邊講解著,一邊講手裡的手榴彈投擲出去。
轟~~~
木柄手榴彈裡裝填的雖然是顆粒黑火藥,但威力還是很客觀的,至少,木柄手榴彈落點周圍的人是萬萬活不了了!
當然,木柄手榴彈最大的優點是,簡單易造,成本低廉!
單兵攜帶十分方便,一個成年大漢一人背個一筐這種手榴彈都不成問題!
哪怕黑火藥的威力較小,咱也可以用數量彌補啊!
反正投擲只需要人力即可,團練最不缺的就是人!
更何況,木柄手榴彈,只要是個腦子正常的人都會使用,拉個線,扔出去就是了!
比燧發槍還簡單!
“曾先生,這種一人就能投擲的炸藥叫做手榴彈,炸開後,崩碎的彈片可以讓周圍的人受到極大傷害,十分好用,只要你們出得起價錢,我們連同製造方法可以一起交給你們,就如同褐貝斯燧發槍一樣,如何?”
約翰雖然身為英國人,但漢語說的卻跟漢人沒啥區別,一嘴怪腔怪調的北京官話不急不慢的說出來,咬字清晰,通俗易懂……
知道漢軍火器厲害的鄉紳們,對任何實用的火器都異常渴望,且這些人數代人積累的財富,足夠讓千里迢迢來販賣武器的英國商人不賠本了……
不錯,英國人賣給滿清地方團練武器,不求賺錢,只求不賠本就好,反正他們賣的都是歐洲大戰淘汰下來的燧發槍,英國人已經自主研發出了先進的單發後裝線膛槍,並命名為馬蒂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