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戳嵴梁骨戳到死的!
就連皇帝這種高高在上的人,都不敢對自己小時候的恩師不敬!
不少皇帝登基後,都會將自己的老師放在一個位置很高的地方,高高的供起來,先不說這位皇帝老師的權利多大,單單‘帝師’二字,就能讓他的逼格憑空漲好幾倍!
因此,這些士紳自然而然的大多數都是當地儒生,起碼考個秀才還是不成問題的!
再就是,這人有了文化,頭腦就靈光,受過教育和沒受過教育的人,有著本質區別!
這種區別在後世裡那種全民教育的社會里看不出來,再不濟的人也能小學畢業,所以老百姓在後世裡基本上都被開了民智,不過在滿清帝國,擁有後世小學畢業標準的人,可個個都是標準的讀書人,也可以勉強稱之為儒生!
這些當地儒生本身就是士紳地主,他們在成為團練將領後,開始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招募士兵!
每一個大地主小地主士紳都有自己的佃戶,團練可不單單看威望,還看你能招攬到多少士兵!
這些士兵可不是朝廷撥款,而是招募那個團練將領供養!
充當將領的儒生跟上面的老大有著同學、師生、親友,然後這些將領又各自透過關係招募到士兵,由於士兵的招募和糧餉完全自籌,這些儒生將領的兵,基本上跟私兵沒啥區別,再加上都是透過自己人脈召集起來的,可以說天然就有著親切感,個個都是堪比家丁的存在!
團練以儒家三綱五常的禮教、尊卑上下的等級制度與同鄉共裡的鄉土觀念維繫官兵,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未完待續。。)
426章 曾光頭
湖南長沙首府鄉下某地,一群穿著得體,後面拖著一條大辮子的儒生士紳,在家丁護院的護衛下,押運著一個個沉重的箱子來到這片荒無人煙的地界。
這群鄉紳中,隱隱以站在最前面的一個孔武有力的大光頭為首,在滿清帝國不留辮子敢留光頭的人,不是和尚就是關係門路很硬的,可以假借和尚之名將自己剃光!
相對於男子留長髮來說,將腦袋剃光這點,滿清朝廷的法令還是比較寬裕的,畢竟和尚這類人群基本上都是一個個大光頭,滿清朝廷又不是要跟佛祖過不去,自然不會對光頭這方面太過嚴格。
這就給那些有權有勢,但卻不想留長辮子的土豪們一個有利的途徑,這些身份地位很一般,但在本地上屬於地頭蛇,黑白倆道通吃的鄉紳,就會夥同官府,給自己偽造一個和尚的身份,然後光明正大的頂個大光頭橫行。
自然而然的,能頂著大光頭四處轉悠的,也在側面昭示著這個人在當地的權勢人脈有多麼硬朗!
在以光頭為首的鄉紳群對面的人,則顯得很單薄,除了抬箱子的苦力外,只有倆個包著頭巾的印度阿三奴僕和一個穿著紳士服飾,帶著寬簷三角梅的大鬍子白人。
“約翰先生別來無恙啊,這一次又帶來了什麼好東西?”為首的光頭鄉紳笑著對這位白人男子問道,眼睛不時飄向那十數個大箱子,顯然,對裡面的東西十分期待。
“啊哈,我中國的朋友,這一次我帶來的可是大英帝國最新列裝的好東西一個人就能使用的手榴彈!”
“手榴彈?”大光頭和身後的鄉紳不禁流露出疑惑的神情,顯然沒聽過這個名詞。
被叫做約翰的英國白人男子,來到一個箱子前,讓搬運的苦力開啟,從裡面拿出一個早期的木柄手榴彈,樣式與漢軍使用的完全不同,加長的木柄更適合人力用手投擲,但卻無法用擲彈筒發射!
實際上,這種木柄手榴彈在大漢帝國的科研院所早已經研發出來,只不過趙杜天為了追求手榴彈與擲彈筒的標準一體化,沒有對其進行量產。
木柄手榴彈的遠離遠比擲彈筒發射的手榴彈簡單的多,在美洲大戰中感受過手榴彈威力的英國人,加大力度重視研發的話,很容易就能仿造出實用的手榴彈,甚至為了讓士兵方便投擲,還加了個長長的木柄!
大漢帝國在滿清帝國國土上的戰爭,英國人自然早已知曉,他們對趙杜天不管不顧歐洲戰場,擅自開啟滿清副本的行為極大不滿,只是英國人的精力被那個法蘭西共和國牽制住,還需要維繫與大漢帝國之間的盟約與和平,所以只能用暗地裡的軍火支援來阻礙大漢帝國的步伐!
給競爭對手造成阻礙和困難,是一個政治家的基本素養,英國人為了給滿清帝國輸血,也算是拼了命了!
然而,還沒等英國人將第一批軍火運往中華大地,綠營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