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3 / 4)

小說:石油枯竭的後天 作者:卡車

較之甲烷要小很多,這對於規避其潛在的危害具有重要意義。由此,我們不妨將可燃冰的開採利用看作是全球氣候保護的有機組成部分。

與其說可燃冰是一朵帶刺的玫瑰,倒不如說它是必須採摘的玫瑰。在能源利用方面,可燃冰帶給人們一個理論上完全可行的選擇。至於何時成為人類社會的現實選擇,這取決於人們的需求、動機以及勇氣。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對可燃冰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將會更全面地認識可燃冰的潛力,並且用好大自然奉獻給人類的這一“厚禮”。雖然當前條件下可燃冰還不足以規模化開採,一旦有了技術上的突破與完全商業化的利用方案,可燃冰的開發將會一發不可收地而大規模開展起來。可以肯定,可燃冰作為下一代主導能源只是早晚問題。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七章 石油地緣政治大重整(1)

第七章 石油地緣政治大重整

論及地緣政治,其最早的思想理念可追溯到中國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當時的地緣政治思想主要劃分為以蘇秦為代表的合縱派,以張儀為代表的連橫派。這兩大陣營的思想活動形成了盛行一時的“縱橫理論”,各國戰事的頻發使得這些思想理論有機緣得到實踐檢驗,其可看作是最古老的地緣政治學。

現代地緣政治學理論發軔於19世紀末,旨在探討國家所處的地理環境與國際政治的關係。它根據各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及地區範圍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20世紀曾出現過多種有影響力的地緣政治學說。如美國戰略思想家阿爾弗雷德·馬漢提出的海權論,即強調海洋對國際政治的影響,重視對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峽的控制,認為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再有英國人麥金德提出的陸權論,強調控制陸上核心區域的重要性,認為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是最重要的戰略地區。除此之外,後來陸續發展出陸緣論、空權論等多種理論。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後,國際社會對石油資源的攫取和爭奪日漸升溫,以石油為關注目標的地緣政治學應運而生,石油地緣政治也逐步成為了國際社會的熱點以及各國博弈的焦點,全球的油桶……中東地區自然也就成為了“火藥桶”。當地緣政治紛爭時常圍繞著與石油相關的各種權益展開時,石油物權論的火熱出爐也就不足為奇了。而現在,維持了近半個世紀的石油地緣政治格架正面臨著變革,以石油為靶心的地緣政治路線圖將迎來大重整,可燃冰儼然扮演著破局者的角色。

美國與所有產油國接壤

儘管世界各國受各自的生存與發展需求驅使,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了對石油資源的爭奪戰中,但美國無疑是頭號的參與者。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同時也是全球獨一無二的超級強權,美國的國家機器依賴於源源不斷的石油驅動,石油利益始終是美國地緣政治戰略的核心利益。美國深諳石油地緣政治的精髓,積極踐行著控制全球石油流動的政治箴言,也正因為此,風起雲湧的國際石油紛爭自然總少不了“山姆大叔”的身影。“世界各國與鄰國接壤,美國與所有產油國接壤。”這恐怕就是對美國奉行的石油地緣戰略最凝練的描述吧!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在全球的地緣戰略佈局很大程度上是圍繞石油展開的。從兩伊戰爭期間拉攏沙特,到海灣戰爭敲打伊拉克;從阿富汗戰爭藉機滲透中亞,到伊戰推翻薩達姆政權;從武力威嚇伊朗政府,到巴以衝突斡旋調停;從暗助格烏等國的顏色革命,到明爭裡海地區的主導權。無一不是美國藉機建立軍事存在或強化政治影響力的戰略行動,終到底還是因為美國覬覦著地下的石油資源。

回顧9·11事件以後的國際形勢發展,美國的石油地緣政治路線可謂脈絡畢現。美國借反恐戰爭之名突入阿富汗,並藉機立足中亞,其控制裡海石油資源的目標初步實現。隨後,美國攻佔伊拉克,仇美的薩達姆政權迅速垮臺,這使得美國支配海灣石油的多年夙願一朝實現。與此同時,美國在西非地區頻頻發動外交攻勢,美國幾大石油公司成功進駐幾內亞灣,基本上掌控了該地區的石油資源,獲得了對全球這一“後備油庫”的主導權。加之美國之前已將北美墨西哥灣地區的石油開採權盡收囊中。毫不誇張地說,美國在全球石油資源掌控方面的霸主地位已經確立。如果美國“再接再厲”,順勢解決對伊朗石油資源的控制問題,那麼,全世界70%石油資源的掌控權將落入美國之手,美國在全球的石油地緣政治戰略將基本上佈局到位。

第七章 石油地緣政治大重整(2)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