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在粵華商界最盛大的會議,廣東是我國僑胞投資最早、僑資企業最多、僑資經濟發展最快的省份,在當前廣東落實科學發展,實現產業提升的關鍵階段,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給大會發來賀信,傳遞政府對僑商、企業家的關心,並對他們做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肯定,也提出更高的期待。
剛剛走下領獎臺的張茵立刻被媒體所包圍,她依然平和,對記者們表示,“企業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創造的大環境,現在,經濟發展提出了新思路,企業家應該有信心在政策指導下去創新經營理念,實現新的突破。你們說,是不是?” 這句“張茵特色”的反問已經成了她的語言標誌。
能反問自身恰是自信的標誌,憑藉對迴圈經濟模式的商業創新,對資源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張茵和她的玖龍紙業贏得了“綠色僑商”的讚譽,實現了造紙行業的綠色變遷,也牢牢佔據了市場引領者位置。東莞基地445萬噸的產能,原料大部依靠進口廢紙,這對珠三角的貢獻,不僅滿足了當地蓬勃製造業對包裝紙的巨大需求,更在於“玖龍模式”提供了產業發展的示範與啟迪。
“可持續發展是全球的主題和方向,環保作為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相關產業也將是世界未來的黃金產業。”張茵間接地總結了自己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2008,對中國造紙業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方面在中國改革開放事業進入第三十個年頭之際中國造紙越發煥發出傳統精粹的迷人魅力;另一方面在一個更加提倡合作、促進交流的開放背景下,中國造紙顯示出了盎然的生機和蓬勃的活力。 但由美國次貸危機衍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