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2 / 4)

小說:永樂大帝-朱棣 作者:九十八度

官員軍民之家女子年十五至二十容止端正、性情閒淑者備王妃之選 。他曾命女官蔡氏到杭州選識字婦女入宮,鬧得民間騷動。當時有人作詩說:“已雲玉閏歸馬足,更妝金屋貯娥眉。”“臨別親鄰莫惆悵,從來生女作門楣。” 朱棣平時吃飯要有宮女伴唱 ,晚年因為身體有病,朝參也要有宮女陪伴攙扶 ,這在整個明朝都是很特殊的。

朱棣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朱高熾便是後來的仁宗皇帝。朱高熾雖為長子,又仁賢,卻不為朱棣喜歡。他很胖,因而很笨,走路要人攙扶,還不免失足,當然難以帶兵出去打仗了。朱棣最喜歡老二朱高煦。朱高煦被封為漢王,他從小不肯讀書 ,為人兇悍,靖難之役中屢立戰功,幾次救朱棣轉危為安。朱棣想立他為太子,卻遭到大臣們的反對。大學士解縉的死,黃淮的下獄,就與他們跟朱高熾的關係有牽連。幸虧朱高熾有位聰明伶俐的兒子朱瞻基,很為朱棣所愛,朱高熾的太子地位才得以保住。朱棣死後一年多,朱高煦便起兵造反,想奪取皇位,這時是朱瞻基在位,親自率兵東征,兵臨城下,高煦不戰而屈,最後仍未免一死。朱棣的三子朱高燧,封為趙王。四子朱高爔,未封而殤。

朱棣的母親是誰?自明朝以來便眾說紛紜。按宗法制說,誰與朱元璋最親,誰便有資格做皇帝。於是朱棣反覆宣稱自己“乃父皇太祖高皇帝親子,母后孝慈高皇后親生,皇太子親弟,■居眾王之上。”這一招確實在他奪取皇位中起了大作用。但人們還是漸漸發現各種官私記載與朱棣所說大不相同,這些記載之間又互不相同。有的說朱棣與周王朱■是高皇后所生,而太子及秦王、晉王等都是庶出。有的說朱棣是達妃所生,太子與秦王、晉王則是高皇后所生。有的則說朱棣的生母是■妃。還有說朱棣是元順帝妃洪吉喇氏所生的,或說是元順帝妃甕氏所生的,或是說元順帝的高麗妃所生的。

成祖既然說他是皇帝親子,皇后親生,他於即位後便無法改口了,生母的姓名、身份被隱瞞起來,應有的禮儀封典也只能給高皇后了。朱棣的生母究竟是誰?明南京《太常寺記》認為是■妃,而懿文太子、秦王、晉王,皆李妃所生。這不僅從看守孝陵的閹人口中得到旁證,而且明朝就有人為此專門進入寢殿探尋究竟。殿裡的情況果如《太常寺記》所記:在享殿中,太祖朱元璋與皇后馬氏座位座北朝南,左淑妃李氏等座東向西,惟■妃座西向東。明人尚左,這說明■妃除高皇后外地位高於其它妃嬪。原來這是個不可張揚的秘密。朱棣為了自己皇位坐得穩一點,不敢公開承認自己的生母,只好把■妃偷偷供奉在這裡。明人有詩寫道:“成祖重所生,嬪德莫敢齊。一見異千聞,《實錄》安可稽?”《實錄》關於朱棣是孝慈高皇后(馬氏)所生的說法是靠不住的。關於■妃,有的野史說她是高麗人。燕王出生後,馬皇后養為己子,便將■妃賜死了,據說是用鐵裙之刑致死的,是否確實,已不得而知了。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帶兵出塞進行他的最後一次北征,但師抵漠北,不見敵人蹤影,原來阿魯臺早已帶著部屬遠逃了。一天,他對身邊的楊榮、金幼孜說:“昨夜三更我做了個夢,有個像畫中神人模樣的告訴我:‘上帝好生。’難道上天有意保護他們這些蒙古人嗎?”行軍途中,朱棣見往年用兵時死於塞外的白骨委棄路旁,不禁心懷惻然,命人收拾道中遺骸,親寫祭文,加以悼念。大軍繼進,仍不見敵,這時軍中已經乏糧了。楊榮請求將皇帝供用之餘都給予軍士,又讓軍士互相接濟借貸,等回到關內官府加倍償還。但北征軍仍久久不見敵蹤。朱棣這時不能不感到後顧之憂,也感到疲乏了。他說:“北地早寒,一旦有風雪之變,歸途尚遠,不可不慮。”於是決定就此回師。

七月十七日庚寅,大軍行至榆木川,朱棣竟然積勞病倒,驟然去世,時年六十五歲。一代雄主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

這時六師在外,京師無主,朱棣左右商定絕對不洩露朱棣逝世的訊息。內臣馬雲與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商議,將軍中的錫器收集起來熔成一櫬(棺),將朱棣收殮了,然後將錫匠殺死。這樣人不知鬼不覺,將櫬放在龍■上,每天早晚照常上膳。大軍繼續朝京師進發,同時派人密報太子。

太子朱高熾不久即位,這便是仁宗。朱棣被安葬在天壽山長陵,與徐氏合葬,尊諡稱“啟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孝文皇帝”,廟號太宗。嘉靖年間,嘉靖皇帝鬧大禮,要尊本生父母,於是修改朱棣諡號為“啟天宏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則稱成祖了。

明成祖朱棣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皇帝,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