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小說:永樂大帝-朱棣 作者:九十八度

防禦。不斷地向諸王授以禦敵方略。就在同一天,朱元璋又下令給晉王燕王說:

近欽天監奏,佔天象當有胡兵入寇,朕以為不特天象可以徵,以人事度之,胡人近有是謀。何也?前歲秋,山西塞外降胡逃歸嶺北,此數人居山西八年,安得不以中國虛實為胡人謀乎?此胡人入寇之端也。自今其令都司、行都司簡閱步卒、騎兵、或三萬或二萬,常兼數萬步卒,而騎兵每五百以一將領之。五百分為五隊,每隊領以一戰將,而五將鹹聽一將之令,往來折衝,以據賊陣。步兵亦如騎兵之法,選將領之。嚴飭隊伍與騎兵並進而夾攻。我馬雖少,步兵則多,胡馬雖多,彼無步卒。苟有侵犯,可與戰矣。其深體聯意毋忽。

這月,朱元璋又命燕王築大同城 。五月十八,朱元璋再次以天象示變敕諭晉燕代遼寧谷六王說:〃奇…_…書……*……網…QISuu。cOm〃

驗之歷代天象若此者,邊戍不寧,往往必驗。今天象於往者正同,不可不慎也。其應雖非今歲,然二三歲間灼有寇邊者。宜令軍馬東西佈列,各守其地。今爾等所守地方,不下六千里,急遽難為聚會,每處軍馬多者不過一二萬,而胡人之馬計有十萬。其不出則已,設若南行,馬勢必盛。自非機智深密晝夜熟算,孰能制之?兵法雲“致人不致於人”,“多算勝,少算不勝,況無算乎”。吾今老矣,精力衰微,機思謀慮艱於運籌,爾等受封朔土,藩屏朝廷,若不深思遠慮,倘或失機誤事,非惟貽憂朕躬,爾等安危亦繫於是,可不慎哉!

吾今略與爾謀,或今歲或二三歲,大軍未會,止是本護衛及都司行都司軍馬各守分地,多不過一二萬,倘遇胡馬十數萬寇邊,不宜與戰,或收入壁壘,或據山谷險隘之處,夾以步兵,深伏以待之。彼見我不與之戰,必四出鈔掠,俟其驕怠分散,隊伍不嚴,我以馬步邀截要道,破之必矣。若一見胡馬輒以三五千或一二萬輕與之戰,豈特不能勝之,必至失利。務在深藏設計,待彼肆意馳騁,則一鼓可擒其首將矣。

五月辛未,朱元璋再以天象受警告燕王、晉王及諸王:

今塞草豐茂,山後地高,夏無酷暑,宜用心為備。上天垂象,不可頃刻自安。爾其訓練士馬,控弦以備之,庶幾無患。

這時,不僅駐於邊境的所謂塞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駐於內地的親王也無不擔當重任,如楚王朱楨湘王朱柏,都被命前往鎮壓西南古州地區少數民族的叛亂 。晉王、燕王則不斷率兵巡邊。六月初十,朱元璋聽說晉王、燕王又統軍巡視邊境,出開平數百里,便派人前往授以方略。他說:

近者人自塞上來,知爾兄弟統軍深入。古人統兵,貴乎知己知彼。若能知彼又能知己,雖不能勝亦無兇危。不知己又不知彼,猝與敵遇,兇莫甚焉。且以知己言之。我朝自遼東至於甘肅,東西六千餘里。可戰之馬僅得十萬,京師、河南、山東三處馬雖有之,若欲赴戰,猝難收集。苟事勢警急,北平外馬悉數不過二萬,若逢十萬之騎,雖古名將亦難於野戰。所以必欲知己,算我馬數,如是縱有步軍,但可夾馬以助聲勢,若欲追北擒寇,則不能矣。

今爾等率數千馬離開平三四百里,駐曠塞中,況無輕騎遠偵,以知敵情。設使胡兵數萬晝潛夜行,隱柳藏狄,猝然相遇,彼以數萬,我以數千,何以當之若欲縱轡馳行,其將何以全軍士哉?今吾馬數少,止可去城三二十里,往來屯駐,遠斥堠,謹烽燧,設信炮,猝有警急,一時可知。胡人上馬,動計十萬,兵勢全備,若欲折衝鏖戰,其孰可當?爾等不能深思熟慮,提兵遠行,不與敵遇,則僥倖爾。設若遇之,豈不危哉!

方今馬少,全仰步軍,必常附城壘。倘有不測,則可固守保全,以待授至,此上策也。

噫,吾起寒微,因天下之亂,不得已入行伍中,不二年從者如雲,猶且聽命於雄者。又二年,帥將士東渡大江,秣馬厲兵於建業,以觀天下之變。其諸雄皆放肆無籍之徒。雖曰無籍而元示不能馭。乃命中山武寧王,開平忠武王總兵四徵,與群雄並驅。又不數十年,群雄殄滅,偃兵息民,當並驅之。時張士誠稱王於姑蘇,陳友定扼險於八閩,方國珍擅命於甄越,杜遵道、劉太保僭亂於中原,徐貞一、陳友諒相繼僭號稱尊於江漢。兵無紀律,同類相夷。元義兵李察罕多起河洛,劉大保莫能與敵,梁地遂平。察罕之兵徑入齊魯滅亂,毛氏之類渠帥,雖能嬰城固守,及與察罕拒戰,所在敗北。察罕兵驕氣盈,心詐志狂,所以卒殞於敵手。未久,察罕之甥王保保帥兵,一切作為蹈舅之謀,不能服眾,以致部下聲言效忠朝廷,請命加侏王保保。自是元內外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