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他來到了允炆的寢宮,兄弟四人都在,朱元璋便隨口說出兄弟相懷本一身,允炆對道:“祖孫繼世宜同德。”得到了朱元璋大大誇獎。
洪武二十九年九月,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後,朱元璋便常常將軍國大事交給他裁決,一方面由於朱元璋年事已高,政務繁重,同時也想讓他練習政事。原來在太子在處理章奏時,就常常出於仁厚對刑獄多有減省。皇太孫仍然如此,當時朱元璋行嚴酷之政,朱允炆則濟以寬大。他曾經遍考禮經,參考歷朝的刑法志,將洪武名例律改定七十三條。朱元璋十分高興。他說:“吾當亂世,刑不得不重。汝為治世,刑不得不輕。所謂世輕世重也。” 朱元璋臨死前不久,因有病常常暴怒,許多人因此遭到遣戮。朱允炆總是和顏悅色地侍候他。吃藥要親自嘗,如廁則親扶起,唾壺溺器都親手提獻。夜裡大家都睡了,朱元璋叫允炆卻呼無不應,應無不起,常常是一夜一夜地不睡覺。這樣,朱元璋的心情也稍稍好些;因此許多獲罪的人得了救。 朱允炆的這些品性道德,很得遠近的讚頌。
但是仁厚與柔弱往往相連。朱元璋對此也不是沒有擔心,特別是他有著那麼多強悍的叔父。據說朱允炆生來臚骨稍偏,朱元璋因此常常叫他“半邊月兒”。一天夜晚,明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