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至甚遠。朝廷方面面對這一形勢如何措置呢?
在燕王輿論的壓力下,朝廷宣佈罷免尚書齊泰、太常寺卿黃子澄的職務。理由沒有宣佈,據說朝廷意在撤掉燕軍攻擊的目標,藉以緩解燕軍的攻勢。然而,建文帝實際並未讓齊泰、黃子澄離開左右,仍然讓他們參與密議。
朝廷所為,實是失策之舉。撤掉齊黃,等於承認了燕王關於奸臣亂政誤國的指責,只能長燕軍的威風,滅官軍的銳氣。同時,我們看到,朝廷對於燕王在上書和檄文中所提出的指責及燕王的叛逆之罪,均未做出更有力的辯駁。當然,靖難之役後,凡不利於朱棣的文獻全都被銷燬了。使得我們不能瞭解雙方論辯的全貌。不過,我們從朱棣給朝廷的上書中,也可以看出朝廷的論辯不是很有力的。
朝廷也並不甘心失敗。李景隆既已加官,乃整頓軍馬,屯兵德州,以備明春再舉。燕王起兵後,河北諸衛一帶官軍將領非敗即降,大多加入了燕王的營壘,只有少數軍官為朝廷力戰而蹈死赴義。薊州馬宣及鎮撫曾浚在與眾披縻中率眾力戰而死後,河北指揮張倫率領兩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