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三人。”
謝太后忙道:“愛卿速速說來。”
文龍慨然道:“此三人俱為天下豪傑,當世英才,其中第一位便是寶祐四年時,理宗皇帝欽點狀元文天祥。”
太皇太后欣然道:“便是先帝欽賜字“宋瑞”的文天祥麼?記得先帝在世時,常贊此人才志俱佳,哀家卻記得這文天祥前些年還曾入朝為官,現下卻在何處?”
文龍道:“鹹淳六年時,文天祥曾入職京中軍器監,兼任祟正殿說書,學士院權直,多曾入宮為度宗皇帝講筵,後來惡了賈太師,便辭官歸鄉了,前年又被朝廷起為湖南提刑,去歲轉為知贛州府,現下正在任中。”
太皇太后道:“好!好!可速招此人。”又道:“陳愛卿,你那第二位又說的是誰?”
文龍道:“第二位乃揚州李庭芝制置帳下主管機宜文字,姓陸名秀夫,當年與文天祥乃是同榜新科,此人不但德才兼備,極為忠良,行事也是幹練老成,頗有大將之風。”
陳宜中一聽陳文龍如此誇讚陸秀夫,心中不由妒火中燒,便皺皺眉道:“吾倒是多曾聽聞此人,只是李制置對他很是器重,眼下維揚局勢吃緊,卻未知他肯否割愛?”
黃鏞道:“與權,這個不必多慮,那李制置乃當世良臣,天下皆知,若是朝廷下詔,又怎會違背,況秀夫入朝乃是為社稷故,於情於理,李制置都不會留他不放。”
全太后雖也是垂簾聽政,一向卻並不插口國事,現下聽聞陸秀夫如此人才,心中也是歡喜,忙道:“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