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兩年過去了,再過一天就是上元佳節,隔壁鄰家的院子裡傳來陣陣的笛聲,夾雜著江南水鄉的蓮歌漁唱,李清照掀簾走進屋內,只見條几上的古瓶裡,斜插著幾枝梅花,地上的火盆裡炭火正旺。這些使李清照豁然想到三十幾年前的新婚之夜,也是通紅的炭火,也是清香的梅花。鄰家的笛聲停了,傳來幾個少女的說笑,李清照來到窗前向那邊望去,只見三四個十六七歲的少女插著滿頭珠飾兒,戴著鋪翠小冠兒,紅妝豔裹,立在殘雪的院子裡,準備去看上元的花燈。三十多年前,中州盛日,汴京街頭,在她們這樣年齡,她也曾換了男裝,和丈夫一道去觀燈夜遊的,李清照想得呆了。李清照轉過身來,默默地從書架上取了趙明誠的手稿,放在書案上,戀戀地撫摸著那經自己補充謄錄的趙明誠手稿,閉上眼睛,流下兩行清淚。城中遠處,隱隱傳來鞭炮的僻啪聲和孩子的歡笑聲,夜已深沉,李清照取出一幅素箋,反覆沉思吟詠,寫出:《永遇樂·元宵》
“落日熔金,暮雲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翠,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低下,聽人笑語。”
秋風瑟瑟,秋雨瀟瀟,又是八月。經過幾年的辛勤工作,李清照將趙明誠研究金石的遺稿一一校正謄錄,又作了些增補,全文用細宣工楷謄寫,全部竣工。這天下午,李清照親手在素絹封面上恭楷寫下:
《金石錄》(三十卷)
宋秘閣修撰,知湖州事,東武趙明誠撰。
寫完後叫丫環把酒和菜上好,文房四寶預備好,擺到院子裡菊花畦邊。李清照披了件外衣,把素箋用鎮紙壓著,端起酒杯,前塵往事,驀地升上心頭,她接過把三杯酒傾在地上,說道:“明誠,我們夫妻慘淡經營幾十年的金石書畫,一毀於戰火,再毀於盜寇,如今已所剩無幾了。今後,我活一日,便與這些書畫廝守一日,你就放心吧!也許,那些被毀的書畫,是你在冥冥中有知,斤斤愛惜,不肯讓它留在人間吧!如果是那樣,我也就心安了……。”然後回屋寫起《金石錄後序》來,在《金石錄後序》中她最後寫道:
“嗚呼!餘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了,人得之,又胡足道!”
寫完這篇後記,已是黃昏時分,她獨自倚著窗兒,恰見一群歸雁,掠過長空:一隻孤雁,遠遠尾隨在後。不多時,淅淅瀝瀝,又下起小雨來,無限孤寂、悲悽、痛楚,抑鬱之情從心頭湧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奮筆疾書: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死於哪年已不可考,她的傳世之作是《漱玉詞》,基本屬婉約派,由於她一生經歷比晏幾道、秦觀等更艱苦曲折,加上她在藝術上的力求專精和在文藝上的多方面才能,詞的成就超過了他們,她後期的詞還兼有豪放之長。她的《思項羽》詩和“南渡衣冠思王導,北來訊息少劉餛。”的詩句反映出她憂國憂民的情懷。
《中國曆代名女》——奇女傳……朱淑貞斷腸處別有情懷
朱淑貞斷腸處別有情懷
北宋時,今杭州叫錢塘,城南座落著好大一處園林,園林又分東西兩園,在東西兩園中,有桂堂、水閣、西樓、雪霽、依綠亭等勝景。這座園林是當地世代為官的朱家的,朱家的小姐朱淑貞一天到晚在裡面蹦蹦跳跳,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微涼待月畫樓西,風遞荷香拂面吹。”“獨自憑欄無個事,水風涼處讀殘書。”小小年紀的朱淑貞就已經通詩詞,工書畫,曉音律,還幫著父親朱延齡收拾古董清玩。
朱淑貞歡快地度過她的童年,她漸漸地懂事了,她有了自己的戀人。溫暖的陽光,和煦的春風,輕輕地撫弄著楊柳;滿園的鮮花,幽靜的小徑,飄逸著芬芳的花香,春日的景色是多麼迷人!可是不久戀人就離她遠去,從此她人雖在家中,但心已到了萬里之外。清明過後,雲霧籠罩著華麗的小樓,樓中的朱淑貞,回首早日的歡樂,止不住思緒萬千,那天午睡醒來,從窗外傳來黃茸的婉嗒叫聲,是那樣好聽,這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