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戰鬥中,我5師共斃傷敵400餘人,俘2270人,繳獲步槍1379支,衝鋒槍97支,輕重機槍90挺,大小炮29 門,戰馬100匹,及大量的軍用物資。我傷621人,包括團營幹部3人;我亡9r7人,包括營長1人。
在這次戰鬥中,英雄的10連首先開啟突破口,擊退敵軍連續3次反擊,鞏固了突破口,爾後不顧連隊受到重大傷亡,迅速將剩餘人員重新整頓編組,動員後又積極投入縱深戰鬥,並取得重要戰果。戰鬥中殲敵200餘人,繳獲戰馬數十匹,出色完成了任務。戰後,縱隊授予10連“無堅不摧”錦旗,全連39人榮立戰功,其中4人榮立特等功。指導員胡可風榮立特等功,並被授予“模範指導員”稱號;8班長李少珍被授予“登城英雄”稱(43頁)號;解放戰士塗榮被授予“神炮手”稱號;宋功信被授予“模範衛生員”稱號;副排長徐子義榮立三大功,並獲毛澤東獎章;王德新被授予“鋼鐵英雄”稱號,師將他領導的6班命名為“王德新班”。在10連花名冊上,王德新這個光輝的名字永遠排在第一名,點名時由全連應“到”。這些英雄和幾十名犧牲的烈士,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使這個紅軍連的軍旗更加熠熠生輝。
昌圖戰鬥結束後,我團奉命就地進行休整,調配幹部。為了迅速恢復部隊戰鬥力,特別對傷亡重大的10連,團黨委決定從l、2營各連選調了33名戰鬥骨幹補充進去,並從剛被俘虜入伍的解放戰士中調選了40多名素質較好的補充該連。同時我團擴充了編制,增加了武器裝備,每個連裝備了20多支衝鋒槍,7至9挺加拿大式輕機槍;每個營裝備了美式重機槍6挺,八一迫擊炮3們,六0炮6門。大大加強了部隊的活力,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
戰鬥後我去突破口實地考察,並去10連看望30多位勇士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比較其他敵據點,昌圖城牆不算高,工事不算堅,障礙不算難。主要是準備時間短,鐵絲網、暗堡未查明,部隊攻堅訓練不熟練,炮兵未用好,開啟城牆突破時未用重量爆破。經驗是頑強的決心和意志。鍾偉曾擔心,擬以13團接替主攻①。成功與受挫都是寶貴經驗,現實經驗教訓則是活教材,此戰對團、師爾後工作提供了最好的經驗。
八、述評(回憶與思考)
幾十年過去了。戰爭年代打過的那許多大仗、小仗,成功的、失利的、順利的、險惡的,都給我留下了不滅的記憶。大概①據張峰迴憶。(44頁)是因為那些仗,每次都使我提心吊膽過,我都付出過大量心血的緣故吧!但是昌圖戰鬥卻給我留下了特別沉重、特別複雜的回
憶。
戰鬥勝利了,14團完成了劉震司令員賦予的突破昌圖的主攻任務,從而保證了縱隊及師的作戰計劃,全殲昌圖守敵4000餘人,自最高指揮蔣軍51師副師長鄒麟以下無一漏網。這是值得祝賀的。
昌圖戰鬥結束的第二天上午,我去突破口地段進行了視察。站在土城牆上看到那個丁字形的壕溝裡,到處都是一灘灘、一片片被太陽曬得發紫的血跡,坑裡的水都被血染紅了。我感到悲痛,我的心非常沉重。原團作戰參謀王如庸回憶說,有6師的一位老首長看到外壕裡的情況很害怕,趕快跑到後邊去了,說“看了頭暈”。我仔細察看的目的是研究為什麼傷亡會這麼大?如何(45頁)改進技術戰術提高部隊的攻堅作戰能力,使以後的攻堅戰鬥不再重複出現這種現象。後來我充分地總結了這次戰鬥經驗,並將它寫成攻堅戰講授提綱,在雙山整訓中親自向全團排以上幹部講授,並在實兵實彈、實際地形工事條件下反覆演練。9個月後,在冬季攻勢彰武戰鬥中,當我團再次擔任突破彰武城主攻任務時,李剛指揮的第2營以二三十人的傷亡(是突破昌圖的十分之一的代價)出色地完成突破任務,也只有這時,我的心才得到一些平衡,我才能告慰昌圖戰鬥的烈士們說: “你們的血沒有白流。”
半個世紀後的今天,在我有可能坐下來、靜下心,回憶當年戰場的情景和組織指揮的經歷,並復原戰鬥過程,在進一步研究有關昌圖戰鬥的資料時,無意中發現了一件前所未聞的檔案。這使我非常激動,使我對那次戰鬥的經驗有了新的認識。雖然這已不會有什麼實際意義,但是對我來說仍然是一個新的提高,給我精神上一次極大的滿足。
昌圖城的防禦工事不算很強的,只能算是中等強度。守敵戰鬥力也系中等水平。陳明仁將軍指揮的蔣軍71軍在東北戰場初期行動很活躍,似乎積極性滿高,但一年之中曾在大窪、靠山屯、大黑林子3次遭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