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茶是一門綜合藝術,除了茶本身、水質和火候外,還必須掌握沖泡技巧,宋人謂之“點茶”。蔡襄《茶錄》將點茶技藝分為炙茶、碾茶、羅茶、候湯、焐盞、點茶等程式。即首先必須用微火將茶餅炙幹,碾成粉末,再用絹羅篩過,茶粉越細越好,“羅細則茶浮,粗則沫浮”。候湯即掌握點茶用水的沸滾程度,是點茶成敗優劣的關鍵。唐代人煮茶已講究“三沸水”:一沸,“佛如魚目,微微有聲”;二沸,“邊緣如湧泉連珠”;三沸,“騰波鼓浪”。水在剛三沸時就要烹茶;再煮,“水老,不可食也。”(《茶經·五之煮》)宋代點茶法同樣強調水沸的程度,謂之“候湯”。“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蔡襄《茶錄》)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式,才能沖泡出色味俱佳的茶湯。南宋羅大經認為,點茶應該用“嫩”的沸水,“湯嫩則茶味甘,老則過苦矣。”(《鶴林玉露》)因此,他主張在水沸後,將湯瓶拿離爐火,等停止沸騰後,再衝泡茶粉。這樣才能使“湯適中而茶味甘”。在點茶前,必須用沸水沖洗杯盞,“令熱,冷則茶不浮”,叫做“焐盞”。正式點茶時,先將適量茶粉用沸水調和成膏,再新增沸水,邊添邊用茶匙擊拂,使茶湯表面泛起一層濃厚的泡沫(即沫餑),能較長時間凝住在杯盞內壁不動,則為成功。宋代鬥茶,除比試茶湯的色澤之外,還要比試沫餑的多少和停留在杯盞內壁時間的長短。而“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應當指出的是,點茶既以茶粉為原料,那麼,人們在飲用時必然連茶粉帶水一起喝下。這與今天的飲茶習慣是不同的。
古代鬥茶的情景,從流傳下來的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的《鬥茶圖》可見一斑。《鬥茶圖》是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風俗畫,共畫有四個人物,身邊放著幾副盛有茶具的茶擔。左前一人腳穿草鞋,一手持杯,一手提茶桶,袒胸露臂,似在誇耀自己的茶質優美,顯出滿臉得意的樣子。身後一人雙袖捲起,一手持杯,一手提壺,正將壺中茶湯注入杯中。右旁站立兩人,雙目凝視前者,似在傾聽雙方介紹茶湯的特色,準備還擊。從圖中人物模樣和衣著來看,不像是文人墨客,倒像走街串巷的“貨郎”,說明鬥茶之風已深入民間,相沿成一種社會風俗。
宋代還流行一種技巧性很高的烹茶遊藝,叫做“分茶”。宋人陶谷《品茗錄》說:“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陸游《臨安春雨初霽》詩:“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指的就是這種烹茶遊藝。玩這種遊藝時,碾茶為末,注之以湯,以筅擊拂,這時盞面上的湯紋就會幻變出各種圖樣來,猶如一幅幅的水墨畫,故有“冰丹青”之稱。鬥茶和分茶在點茶技藝方面因有若干相同之處,故此有人認為分茶也是一種鬥茶。此說雖不無道理,但就其性質而言,鬥茶是一種茶俗,分茶則主要是茶藝。兩者既有聯絡,又相區別,共同表現了中國茶文化豐富的內容和文化意蘊。
鬥茶作為一項民俗活動,具有繼承性和變異性兩大特點。近年來,全國各產茶區召開的名茶評比會,其實就是鬥茶的繼續和發展。現代鬥茶的情景,從鐵觀音的故鄉——福建安溪縣西坪鎮評比“茶王”茶的活動可見一斑。西坪鬥茶是當今一大奇觀。西坪一萬戶茶農,每年生產2500噸烏龍茶。每年收穫季節,茶農們拿出自家上品鐵觀音,先在組裡評選出優勝者,參加村裡評比。隨後,26個行政村選出百來種上品鐵觀音,集中到鎮上參加複賽,從中選出最好的7份,進入西坪鎮每年春秋兩季的“茶王”決賽。在“茶王”決鬥場上,一字排開7只白瓷蓋杯,“決鬥”開始後,先是“白鶴沐浴”,用開水湯洗蓋杯;接著“烏龍入宮”,將稱好的6克鐵觀音倒入杯內;繼而“懸壺高衝”,滾水順杯沿慢慢衝入杯內;然後用杯蓋輕輕颳去浮沫,叫“春風拂面”;加蓋一分半鐘後,開啟杯蓋細聞香味,叫“夢裡尋芳”;隨後將茶依次斟入茶杯,叫“關公巡城”、“韓信點兵”。7只茶杯編號,沒有姓名,以示公正。專家評委經過三泡茶品嚐後,決出了名次。結果一宣佈,頓時全場轟動,鞭炮聲、鑼鼓聲響成一片。“茶王”穿禮服,戴禮帽,手持彩色絹花,坐上八人大轎,隨著浩浩蕩蕩的茶王“踩街”的遊行隊伍繞鎮一週。這是一場由成千上萬茶農參與的現代鬥茶活動的縮影,是一幅活生生的現代風俗畫。
txt小說上傳分享
宗璞:風廬茶事
茶在中國文化中佔特殊地位,形成茶文化。不僅飲食,且及風俗,可以寫出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