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這裡的松樹好奇怪,每一顆上面都有許多梅花形的疙瘩。”
張尋雖覺楊清惠大驚小怪得很,但為了不掃她的興,還是跑過去。他順楊清惠手指的方向望去,果見五棵高入雲霄的松樹的枝幹上端,均有一些梅花形的疙瘩。
張尋一見這疙瘩,奇道:“咦,這怎麼像是用‘七十二手梅花劍’刺出來的?”說著氣運丹田,向上縱身躍起,可離那些梅花形的疙瘩尚有兩丈之處,他力已不從,只能伸手在樹身上一搭,才又借力躍上。
張尋對那些疙瘩細一審視,頓時心中一震:這果然是梅花劍法所刺,卻又是哪一位高手,當年在這裡練梅花劍呢?他從空中飄落,又凝神往上望了半晌,忽道:“不可能的,絕不可能的,誰又能一縱身躍得那麼高,又在樹上留下劍痕呢?”楊清惠向空中望了一眼道:“尋哥,這也不一定,也許當年那位前輩在這練劍時,這五棵松樹還沒有這般高。等他走了,樹卻仍在不停地長,所以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張尋點點頭說:“這倒也有可能。”可他的心裡卻不停地問自己,當年在此練劍的會是父親嗎?若是父親,他後來又到哪裡去了?他怎麼離開小島的?他隨後去寶石谷了嗎?張尋的心裡有無數疑問,卻找不到一個令他滿意的答案。
當晚,兩人剛剛睡下,海上突然颳起了大風,隨即電閃雷鳴,暴雨傾盆。只見海上海風捲起的大浪直有十餘丈高,鋪天蓋地地擊將下去,發出震耳的聲音。
其實這樣的天氣他們上小島後已有過幾次,他們雖都是武功卓絕,但面對大自然的威力,仍不免有些膽寒。所以他們又感謝上蒼的安排,若在海上漂泊時遇到這樣的巨浪,他們的武功哪怕再高十倍,也早已葬身海底了。張尋仍想看松樹上的梅花劍痕,怎麼也看不著,突然,他看見楊清惠無依無靠地站在洞口,有些驚慌失措地望著外面的暴雨和閃電。張尋忙奔過去。握住她的小手問道:“清妹,你睡不著?害怕了嗎?”
楊清惠雙手被張尋握住,眼圈一紅,驀地撲入張尋懷中,頓時感到無限的安慰和依靠,她一句話也不說,只是嗚嗚地哭。張尋理解她的心情,溫柔地摸著她的頭髮,也是一句話不說,直至天明……
時光如梭,眨眼間秋天將盡。一日張尋和楊清惠正在林中採摘日漸稀少的野果,忽聽沙灘上一聲撞響,竟似有船靠岸。他們欣喜地對望一眼,立即往沙灘上跑去。
跑到近前,果然見一艘不大的船藉著風力衝上了海灘。船上有一人揹著大包小包,蹣跚下船,走上了海灘。
張尋和楊清惠與世隔絕地生活了一百天,突然見到一個人,便若見到了世界上最親的人一般,一齊驚喜地向著那人衝去。
那人剛在沙灘上站定,忽見兩個身披犬皮的人張牙舞爪地尖叫著奔來,只道是島上的野人,要吃掉他,不禁嚇得雙腿發顫,哆哆嗦嗦地站也站不穩了。
但他強作鎮定,從身後抽出一柄短劍,揮舞著道:“千萬別過來,千萬別過來,我是很有本事的,你們若再靠近一步,我就要不客氣了。”
張尋和楊清惠沒想到他會把自己當作了敵人,突然拔出劍來,便一齊收住腳。
張尋抱了抱拳,客氣而又激動地道:“不知公子如何稱呼,為何會來到這裡?”
沙灘上那人雖然手拿一柄短劍,但早已嚇得魂飛魄散,並未聽清張尋說什麼,只道張尋是在和同伴商量如何吃他。於是鼓足勇氣,厲聲說:“呔,那野人聽著,我先顯幾手本事,看你們是否還敢吃我!”說著將短劍舉過頭頂,在空中略一停頓,驀地往自己口中刺去。
張尋和楊清惠怎料到這人剛才還凶神惡煞轉瞬又會自殺呢?又相隔尚遠,不及相救。但見那人一柄劍從口中刺入,直沒至柄,人卻兀自不倒,靜待片刻,他拔出短劍,若無其事,劍上亦無絲毫血跡。這人手持短劍,在陽光下得意地微微晃動,道:“看到了嗎?我有這等本事,刀劍不傷,你們又怎吃得掉我?”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十四章 覓圖(9)
張尋和楊清惠確有些震驚,想不通此人何以能吞劍,一時怔怔地沒有話說。那人卻以為他們嚇壞了,膽氣一壯,腿也不抖了,說道:“這只不過是我七十二絕技中的小小一項,再露一手,只怕要嚇得你們屁滾尿流。”說著他忽地將手中的短劍往上一拋。
張尋和楊清惠頗覺驚訝,不知他又要搞什麼鬼。卻見他不待短劍落下,又接連不斷地拿出短劍往空中一 一拋去。第一柄劍落下時,他迅捷地接住又拋上,如此迴圈往復,接拋得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