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作為例證。前線友軍潰退無蹤,我以一團兵力請纓採取攻勢,將敵人擊退二十華里,進而迫使其改取守勢,穩定戰局。
戰鬥之勝負,視戰場指揮官及各級戰鬥部隊長的膽識機智與兵力運用之才能優劣而定,這是在表面上看不見的一面,較之看得見的武器裝備尤為重要。前面所述,不過是其中一部分說明而已,還有更重要者,戰略之目的以殲滅敵野戰軍為主旨,其要領應以銳猛之攻勢為先,才能獲得戰果。守勢作戰乃攻勢中必要時,於某一點偶爾施為之手段耳,不可賴以克敵制勝,學軍事者人所皆知之定律。國民革命軍北伐,全屬攻勢,守勢絕無。戰鬥部遇敵則攻,愈攻愈猛,不勝不止。愈勝官兵鬥志則愈高昂,故將兵力裝備優勢之敵,次第擊潰。敵人鬥志喪失,望風披靡。昔田單之火牛陣、金兵之柺子馬、國民革命軍北伐之猛烈攻勢,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之閃擊戰、日軍之強攻,甚至###之人海戰術等,皆以銳利攻勢取勝,擊潰對方戰鬥意志,都是攻心戰術成功者。守勢作戰能克敵制勝者,史無前例。
抗戰軍興,我高階司令官及其幕僚之戰術思想,不知因何故,違背戰鬥原理,棄攻為守。能守也還罷了,結果,卻守一地失一地,守一城丟一城,一敗再敗。在敵人陸空火力絕對優勢下采取守勢作戰,等於捱打。敵我火力懸殊之情形下,應採取飄忽機動攻勢,攻其無備或以強攻為有利。除特殊情況外,對一城一地之爭,宜儘量避免,以免敵人集中炮火轟擊,造成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