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
聯軍步兵在部分地段恢復成橫隊和縱隊,隨著輕騎兵的來回掃蕩,他們很快就能恢復戰線。
步兵的交戰在全線展開,齊射已經蕩然無存,士兵依託各種地形結成佇列自由射擊。
自由射擊命中率比齊射高,敵軍倒下的速度很快,但沒有齊射對士氣的震撼打擊和精神衝擊,缺乏那種整齊的聲光效果。
敵軍在聯軍左翼正前方的1座設防村莊、丘陵,中央的村莊和右翼靠近江邊的村莊構成敵軍4個支撐點。
在右翼正前方,韃靼人抬著一種發射1磅炮彈的金龍炮進入戰場。1磅炮火力很貧弱,但這種炮成功填補了鳥槍和紅夷炮、佛朗機之間的火力空白,並且有良好的機動性,在道路很差且缺乏炮兵縱列和挽馬的中國戰場有其實用價值。
近衛軍以縱隊向左翼快速挺進,熊皮帽子和騎炮兵的大名已傳播到中原各地,嶽樂知道這是聯軍最精銳的部隊,他被迫調動位於第二線的2鎮綠營向他的右翼開進,在斜後方伸展戰線。
守序繼續向右看去。
在水面戰場,數百艘舢板在西江上廝殺,槳帆戰艦高掛著戰旗,向外噴吐火舌。十餘艘戰船燃著大火,隨水流飄蕩。
韃靼人的內河水師不弱,開出的賞格很高,明軍水師戰鬥力優勢不明顯。
水師的目標第一是殲滅敵軍船隊,其次是奪取嶽樂後路,浮橋。嶽樂有3座浮橋,其中2座與北面三水大營相連,1座與肇慶府方向相連。
韃靼水師在西江兩岸構築了兩座水城護衛浮橋,以船牌造浮動木城,鐵鎖四道橫於牌面,船上豎木柵,置大炮。
陳上川和楊彥迪攻擊三水浮橋,陳奇策攻擊另一座。由於敵軍控制了航道交匯口,兩支水師處於各自為戰的局面。
聯邦海軍主力並未投入在這場內河作戰中,僅有部分舢板和槳帆戰艦支援。
除了船頭和船尾的加農炮,槳帆戰艦兩舷的迴旋炮與敵軍舢板上的佛朗機火力在同等水平,而機動靈活的舢板顯然比槳帆戰艦更不易被命中,所以進入火器時代後,傳統內河水戰大船勝小船定律失效了,兩軍作戰主力都是舢板,大艦隻是起到支援輔助作用。
敵軍順流順風,是水上作戰最差的形勢。
內河作戰,最好的陣勢是逆風逆水,其次順風逆水,第三順水逆風。內河水面狹窄,順風順水一旦作戰不利一點調整餘地都沒有了。
聯軍水師逆風逆水雖然有利於發揚火力,但主要的問題是推進困難,水上的戰鬥一時半會完不了。
守序放下了望遠鏡,向身後看去。
炮彈激烈地在周圍噝噝呼嘯,重騎兵旅閃閃的胸甲泛著一片奪目的寒光,他們的戰馬躍躍欲奔,以致於快籠不住了。
第58章 八百里鋼鉗11
近衛軍與敵全面交火,在左翼做出的步、騎、炮混合攻擊迫使韃靼人動用了後備力量。
菲爾霍夫的4個騎兵團在步兵戰線後就地重新整隊,2個獵騎兵團在左翼,2個驃騎兵團在中央戰線。
下午4點,風漸漸變大,帶走硝煙帶,改善了戰場上的能見度。天上有烏雲拂過,似乎要變天了。
菲爾霍夫的副官,美羅伯爵,騎兵上尉貝爾納向騎兵總監沃爾特傳達進攻命令。
重騎兵旅開動了,他們繞過小丘,以整齊的佇列小步前進。
球狀的太陽掛在天穹上,南十字軍樂團的首席指揮穿著全套禮服,一揮指揮棒。
眼望著總指揮的十名助理緊跟著也相應指揮,樂器齊鳴,《帝國進行曲》深邃壓抑的曲調響起。
守序揹著雙手,站在小丘上,秋風吹動風衣的下襬。
遠處,枯黃的原野上,交戰中的步兵、炮兵戰線正如火山爆發般噴吐致命的火舌,亙古未變的珠江水流上,一艘艘戰艦在燃燒,守序沉沉地笑著。
近處,8個重騎兵中隊迎合著沉重的鼓點節拍,從守序右手邊進入戰場,炮聲隆隆,鼓聲陣陣,重騎兵無人說話,神情嚴肅而冷峻,彷彿能聽見他們粗重的喘氣聲。
長長的紅纓在頭盔上隨風擺盪,閃亮的胸甲望之如鋼鐵的波浪,他們的槍囊裡帶著卡賓槍和長劍,重騎兵到處,人人都用羨慕的眼神看著他們。
第1胸甲騎兵旅整隊,太陽正漸漸落山,重騎兵身體往前投射出長長的陰影,黑暗吞沒了他們的表情。
第1騎兵團4個騎兵中隊成橫隊,每中隊兩行,佔據100米寬戰線,各中隊之間維持10米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