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小人多,丁耀亢嘆了口氣,攜家帶口,與這些士紳子弟結伴同行,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帶了護衛。丁耀亢繼續沿海岸線北上,抵達萊州府下屬膠州即墨縣。他有功名在身,父祖在山東都較有名望,沒費太多功夫就進了城。明軍在這裡有一隻營兵,即墨營。
建州兵幾乎追著丁耀亢的步伐攻進了萊州府。看著即墨營那點兵,丁耀亢發愁了,就這隻器械不精的寥寥數百軍兵,如何能守住城池。附近大船稀少,這讓他一直無法下決心出海。冬天浪那麼大,小船太不安全了,丁耀亢可不想才出狼口又入魚腹。
同行中有人匆匆啟行向北,丁耀亢攔住了他,“兄臺,你這是還要往哪裡去?”
“威海衛,聽說那裡有很多海船,可以南下。”
丁耀亢聽說之後,立即回去收拾東西,向威海衛而去。他動身比較早,更多的難民還在他的身後。
守序仍在劉公島,他在威海滯留的時間超出了原本的計劃。
起先是因為修船,從大東溝帶回來的遼船經住了風浪,所有船的舵都還在。南海號這樣的蓋倫戰艦船舵用的是金屬舵銷和舵承鈕,一般不用擔心船舵出問題。而8艘遼船則依然使用傳統的中式升降舵,中式舵是用繩索將船舵吊著,可以升降。繩索將船舵與船尾兩根硬筋綁縛,下端靠在下金的凹陷處,上部由軟筋限制其左右,舵葉前部下端由勒肚索拉往前方,兜至由船艏的絞車控制鬆緊。
這種舵有致命的先天缺陷,守序的運氣好,在冬季遼海頻繁戧風中所有船舵都經受住了考驗,但約束船舵的下金被船舵來回衝撞,已經有些損壞。現在如果要這些遼船繼續跑遠海得冒很大的風險。
金城現在對商船的需求很大,守序不想放棄到手的8艘堅固遼船。他只能就地招募船匠木工修船。威海不是商港,但威海錨地的水文條件很好,很多南北商船都會在威海錨泊休整。時間一長,這裡便也聚集了一些從事修船工作的匠人,其中有不少都是威海衛的窮苦軍戶。
守序的銀子不太多。在李朝掠來的白銀他當時就發給了回臺北計程車兵,登萊巡撫曾櫻付給他的一萬兩白銀也就地下發了一大半,剩下的幾千兩白銀他得節約著花。在劉公島駐紮期間唯一的物資補充還是來自捕鯨。會師後,南海號的官兵擔負起營地守衛,梅爾維爾號得以騰出手,利用不太多的好天氣出海捕鯨。
鯨肉在滿足士兵食用之餘,守序也用來對外支付。用不完的便醃製成鹹肉。冬天倒是不擔心肉會很快腐壞,能處理這麼多鯨肉,也多虧了金士英留給守序的那些人手。這再次讓守序感嘆,人口才是最重要的資源。
鯨油鯨肉越堆越多,船上的木桶備件和鹽不夠,守序還得向威海衛採購。
守序在劉公島設立了一個臨時集市,路過劉公島的商船都會在守序這裡購買一些鯨油帶走。守序儘量不收錢,每艘來購買鯨油的商船,他都會詢問船主是否願意讓出幾個水手。此時代的中國海船,不少水手身份是船主的奴僕,有些膽大的船主直接就把水手賣給了守序。這讓守序清晰地體會到品牌的好處,金城在南洋的名氣也傳到了北中國的商船航線上。良好的聲譽給他帶來不少便利。
劉公島有充足的糧食和鯨肉,對中國的下層水手十分具有吸引力。照現在的速度,再過不久,守序就能湊齊開船的普通水手,到時再配上一些普通力工,基本水手就夠了。麻煩的是船長和舵工等技術性崗位。戎克船沒有複雜的帆索系統,操縱較為簡單,守序在內部深度挖潛,湊出滿足3艘船航行的技術崗,剩下5艘船所需的人手他還得對外招募。
這天,守序視察完島南的貿易市場後登上劉公島的制高點,他在這裡建了一座望臺。
哨兵向守序報告,“閣下,海邊的難民越來越多了。”
拉開望遠鏡,守序只見海邊聚集的人群比前幾天更多了,退潮時有很多人聚集在海灘撿拾海產。
威海衛是一處典型的明朝後期衛所,明軍在登萊附近的戰鬥力量是登州鎮,即墨營和文登營。威海衛本地只剩下幾十名能戰的衛所兵,勉強可以維持治安。日常倒也無事,如今異常的人流是在前幾天陸續出現的。
守序問哨兵,“據你目測,今天的窩棚比昨天多了多少?”
哨兵:“閣下,僅就海岸部分而言,窩棚多了三分之一。在內地我們看不到的區域,應該還有更多人。
南海號大副羅德納的箭傷如今恢復的差不多了,今天也與守序一併登上了望臺。他是第一次見到如此景象。
“閣下,你知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