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看比賽,給公司的車隊支援也沒錯。經過前兩場賽事的醞釀後,氣氛很熱烈。
安峰和賽車mm打了個招呼,上車準備。
一圈暖身後,五盞燈熄滅,所有賽車發動,戰鬥捲土重來。
奧斯汀賽道很有挑戰,發車一小段直道後,立即迎來緊急髮夾彎,而且還是爬坡,它能夠讓賽車的速度從三百驟降到一百一下,承受至少2.5g的加速度,跟著再迎來高速下坡,速度重新回到三百以上。
第一道彎就很刺激,安峰緊緊跟在庫珀身後,雪佛蘭也在他後面跟著,輕鬆透過高速彎後,不讓車手輕鬆,緊接著迎來一連串高速彎道,無論是對輪胎還是車手,都是耐力的巨大考驗。
跟著一個髮夾彎,進入是高速狂奔狀態,再迎來很折磨人的連環髮夾彎,最後又是高速轉低速的急彎,這裡最好是切換單電機玩後驅。跑一圈很不容易,也只有一級方程式才能比較自如的應付,房車有點難。
甚至在比賽途中,還發生過燒電機的事故,前車電動機燒燬,後車追尾,賽場立刻亮起黃旗。
車隊的工程師們趁著黃旗不能超車的時間,提供給車手策略。
賽車的效能太猛。有點方程式裡不敢時刻大腳油門怕爆缸的道理,賽車也得小心燒燬電動機,制動和加速過於頻繁,也會導致爆胎。根據統計。平均每次換下來的輪胎,都有脫皮損毀的跡象。
但困難是針對所有人的,安峰的表現雖然沒有首站那麼誇張,複雜的彎道還是讓他將實力完全發揮。如果有人用電腦繪圖,會發現其精確無比的剎車和行車路線,幾乎像是計算機描繪的一樣!
最後安峰不負眾望,以稍微落後第一的差距,奪得亞軍。
第一名是庫珀,他也從上次賽車調校不利的環境中調整過來,不過安峰對他奪得第一沒有半點嫉妒。當安峰三天都在度假時,他在努力訓練,當安峰三兩下就回去休息時,他還在總結經驗。
賽後安峰再次站上頒獎臺,結束後也與以往一樣。他很低調。
所有好奇的記者都沒有得到他的任何採訪和回應,頒獎後對gp車隊的採訪裡,到場的就是庫珀,二號車手安仍然沒有蹤跡,車隊對此解釋是車手有事情忙,抽不出空來。解釋的理由很牽強。
第三站比賽在歐美轉播後,這股電動車賽的熱情已經燃起。
賽車高速賓士時。一道道尖銳細長的飛機聲已經印在現場觀眾的耳朵裡,也讓電視機前的觀眾感受到獨特聲音的魅力,事後有專業人員分析,電機應該採用了擴音裝置,否則聲音不會這麼強。
但只要比賽足夠精彩,聲音能刺激觀眾。誰會在乎呢?
第四站的比賽也在緊張籌備,由於奧斯汀距離印第安納波利斯有點遠,瑪莎拉蒂是透過民用運輸機將賽車空運的,這增加了成本,但相對於火爆的賽事。車隊的速度和狀態就是廣告,就是金錢!
……
比賽也很準時的轉移到印第安納州。
慣例當車手在熟悉賽道和練習的時候,安峰仍然在德克薩斯度假休整,其妻美其名的保持良好狀態,最終禁不住花花世界的誘=惑,一起到情侶酒店享受浪漫主題和滾床單,兩天後才重現蹤影。
安峰感覺還不如正常點呢。
也如他的天賦和過人的記憶力一樣,安峰只用週六來練習,很快就形成了對賽道的印象和感覺。感覺尤為重要,車手需要反覆適應來抓住它,而安峰只需要儲存在腦海裡,到時候回放便是。
車隊戰略會議裡,工程師給庫珀的要求是繼續第一,而安峰是爭奪第一。
這聽起來有些矛盾,但有資料在支撐——安峰首站距離庫珀幾個車位衝線,第二站策略失誤不討論,第三站距離庫珀更近的衝線。再有練習賽,排位賽的一些資料,安峰在以恐怖的速度進步。
從他脫離主場後,仍獲得亞軍就能看出來。
這場比賽也吸引了六萬多觀眾到場。
印第安納波利斯曾經舉辦過很多屆f1,安峰感覺真是個奇蹟,憑藉它改裝的橢圓賽道,硬生生加入傳統永久賽道,然後留下45%左右的橢圓殘留區……說實話它也和拉斯維加斯的區別不大。
只不過拉斯維加斯的橢圓更多,而這裡少一些。
他的賽車也換了兩臺對中後段進行調校的電動機,這次大家再也不用擔心後段速度提不上去……排位賽安峰沒有讓人失望,拿下第三。正賽開始前,慣例會有自帶的粉絲給他搖晃gp車隊的旗幟。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