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三個月,才真正開始接觸,短短時rì,能夠有現在的見解,已然不易。更多的東西和更高的層次,不是眼下的小老虎能夠弄明白的;這塊璞玉,還需要時rì雕琢,也需要積累更多的經驗。
“雖不中,亦不遠矣……”老邊面上帶著從容的自信說道,“你說夏育不管周遭縣城的死活,這個話沒有錯。涼州各郡的郡治才是一郡菁華所在,別的縣城,最大的不過一千多人口,不足以供應我軍的糧餉所需。即便我們將漢陽十幾個縣都打下來了,依然要從金城郡輸送糧餉過來。如果長久地消耗下去,對我們極為不利。”
“不過,夏育打的主意太美了,老子可不上這個當。”老邊突然一揮手,帶出濃重的輕蔑之意;“夏育想等,想拖,我就讓他等不得,拖不了!”
小老虎問道:“就是進隴西郡去?”
“對!只要我們進了隴西,漢軍這場仗怎麼打,就不是夏育一個人說了算了。”老邊自得地一笑,“只要進了隴西郡,隴西郡守李相如就會幫著我們把夏育逼出來。”
小老虎愈發好奇,問道:“李相如是隴西郡守,是官家的人,怎麼會幫著我們呢?”
老邊笑道:“虎娃,我再教你一句話,你要牢牢記住。調兵遣將,不僅僅是調動自己的部下,自己的兵馬,如果能調動敵人的將帥為你所用,那才是最傑出的用兵者,就如同……當年的段熲段太尉一樣。”說到段熲時,老邊原本高昂的興致,一下子低落下來。
“說到底,還是我剛才說的那句話,夏育最害怕的,是什麼?是涼州的叛亂繼續蔓延開來!他守在冀城不動如山,就是想鎮住各郡心懷叵測的部落首領。可是這樣做,也有一個壞處,萬一叛亂已經開始蔓延了,萬一有的部落首領依然舉兵反叛,那麼夏育為了維持官軍的威懾力,就必須儘快出兵平滅叛黨。否則的話,其他首領就不會再懼怕官軍,涼州戰局也將徹底糜爛。就好像你身邊那隻老虎,說是百獸之王,可萬一連狐狸都鎮壓不住,只會被人當成病貓!所以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勾起更多的叛軍,逼著夏育離開冀城。”
小老虎在兵事一道上,悟xìng極高,聞言頓時恍然:“比如說,隴西郡?”
老邊撫須而笑:“對,隴西郡;想來,以李相如的為人,不會叫我們失望!”
第三十二章 先手
兵法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中所謂“知”者,涉及的內容極多極廣;不僅僅在於兵力、錢糧、人口等等明面上的實力,還包括了敵我兩軍統帥的xìng情、才能,乃至於軍心士氣等等。
老邊出身涼州,雖然蟄伏鄉里多年,但是交遊廣闊,於涼州各sè人等,所識極多,其中就包括了隴西郡太守李相如。
隴西李氏乃是涼州大姓,史上出過赫赫有名的飛將軍李廣,還有他含冤莫明,客死異鄉的孫兒李陵。李相如便是出身於這樣一個將門世家,其人能被老邊寄予厚望,並非是他已經與湟中叛軍安通款曲,而是因為,這個人的xìng格有老邊可以利用之處。
自從泠征戰死,隴西的軍務就暫時壓到了郡守李相如身上,而他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呼應湟中部落反叛的河關羌人宋建所部。所幸,隴西郡治狄道城,也是護羌校尉部的治所,城中還有一些殘餘的護羌校尉部兵馬,都歸了李相如麾下;加上郡中的郡兵和狄道城中臨時徵集的壯丁,約得四五千人,平叛力所不及,守城還是綽綽有餘的。
不過李相如雖然出身將門世家,卻實在不是領兵打仗的材料。得知湟中大軍步步進逼,李相如想的的不是堅守城池,盡一方大吏的職責,他首先想的居然是逃。
當然,要逃也不能不管不顧,收拾了包裹就走。身為一郡之守,不僅要顧及臉面,也還要顧及rì後棄城不守的責任。於是,新上任的護羌校尉夏育就成了李相如能找到的最好的擋箭牌。
從湟中大軍踏進隴西地界的頭一天起,即便城下還未見叛軍半個人影,即便宋建所部依然滯留河關沒有南下,李相如還是將求援書信一天數封地送往冀城。說來也怪,明明湟中大軍就橫亙在狄道城與冀城之間,李相如的求援信卻能夠一封不少地送到夏育案頭。
所有的書信只有一個意思,催請護羌校尉發兵救援狄道,如若不然,他李相如就只能棄城了;到時候,可不怪李某人畏敵怯戰,實在是有人見死不救。
“無恥小人!”看過李相如的書函,饒是蓋勳這般謙謙君子,也不禁勃然變sè。
相比於蓋勳怒髮衝冠,夏育卻顯得淡然許多;實在是因為他幾十年戎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