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危險局面無疑給了他很大的刺激,他立志要練一支軍隊,使病入膏肓的清王朝重振起來。他說:“欲使中國(即清王朝)變弱為強,自以練兵為第一件事。”⑤在袁身上,個人的野心和他所屬階級的利益,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袁世凱善於鑽營。進京以後,利用他叔祖袁甲三和堂叔們的社會關係,到處招搖,廣泛結交權貴。又邀集幕友,在嵩雲草堂翻譯有關各國兵制的書籍,獲得一些近代軍事知識,逢人便鼓吹“用西法練兵”。他請求劉坤一、張之洞等封疆大吏保薦他練兵。劉、張先後上奏摺,一致認為他“年力正強”,“志氣英銳”,“膽識優長”,“任事果敢”,是少有的“知兵文臣”。要求皇上越級提拔他,使專心辦理練兵事。他還多次到翁同家“談練洋(槍)隊事”,開始翁對他印象不佳,認為他“開展而欠誠實”,但後來終於被他欺矇,說“此人不滑,可任也”。⑥
同時,袁世凱還極力巴結榮祿。榮祿(1836…1903),字仲華,滿洲正白旗人,姓瓜爾佳氏,是西太后(1835…1908)的親信。咸豐死後,他暗中支援西太后發動宮廷政變奪權有功,同治年間官至戶部侍郎兼總管內務府大臣。光緒元年又兼任步軍統領,其後升為工部尚書。後來因反對西太后自選太監忤旨,外放西安將軍。1894年調京,再授步軍統領、總署大臣兼督辦軍務處大臣。榮祿工策劃,富權謀,深得西太后寵信,掌握軍務處實權。甲午戰後,李鴻章離開北洋地盤,表面上由王文韶接任,實際軍權落在榮祿手中。袁世凱把翻譯的兵書呈遞榮祿,請求指教,自稱門生,百般表示其傾慕膺服之誠。榮祿早已聽到過人們揄揚袁氏“知兵”,又讀了他主持編譯的兵書,就更加看重,認作特等人才,大力提攜,收為己用。從此,袁成為榮祿的門生私黨。這是此後他官運亨通的有利條件。
不久,軍務處議決“變通兵制”,“仿照西法練兵”,先以中日戰爭中組成的定武軍為基礎,擴編改革;辦有成效,再逐漸推廣。李鴻藻就推薦袁世凱去接辦定武軍,他說:袁“家世將才,嫻於兵略,如令特練一軍,必能矯中國綠防各營之弊”,榮祿“亦右其議”,⑦並指令袁作一個建軍的規則。當時中外軍人幾乎一致認為德國的陸軍最精稅。袁也很崇拜德國的陸軍。他參照曾國藩、李鴻章早期編練湘、淮軍的辦法和德國的軍制,擬定《練兵要則十三條》和《新建陸軍營制餉章》及《募訂洋員合同》,⑧呈報軍務處。軍務處認為“甚屬周妥”,即於12月8日聯名奏舉袁世凱接統定武軍,指令其擴編改建,更名為新建陸軍。⑨同日,光緒皇帝發下上諭說:“此次所練專仿德國章程,需款浩繁,若無實際,將成虛擲。溫處道袁世凱既經王大臣等奏派,即著派令督率創辦,一切餉章著照擬支發。該道當思籌餉甚難,變法匪易,其嚴加訓練,事事核實,倘仍蹈勇營積習,惟該道是問,懍之慎之!”⑩
註釋:
①趙爾巽等撰:《清史稿》,1927年刊本,德宗本紀二,頁2。
②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兵志二,頁9509。
③《袁世凱致李鴻藻函》,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十三日。轉引自劉鳳翰:《新建陸軍》,頁42。
④《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卷369,頁5。
⑤貝思福,《保華全書》,卷3,頁5。
⑥翁同:《翁文恭公日記》光緒二十一年閏五月二十九日、八月十一日。
⑦沈祖憲、吳生:《容庵弟子記》,1913年版,卷2,頁5…6。
⑧袁世凱:《新建陸軍兵略錄存》,1898年刊本,卷1。
⑨《督辦軍務處王大臣為變通兵制擬在天津新建陸軍並簡員督練折》,光緒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二日,見《新建陸軍兵略錄存》卷1。
⑩同④,卷378,頁9。
新建陸軍的編成及其與列強的關係
袁世凱肩負著皇帝給他的練兵重任,於1895年12月21日到達小站,接管定武軍。小站又名新農鎮,在天津東南七十里。李鴻章鎮壓捻軍以後,指令淮軍周盛波、周盛傳部(稱盛軍)在小站駐紮屯田。盛軍在此駐了二十多年,甲午戰爭中開赴前敵,因繼任統帥衛汝貴臨陣脫逃處斬,全軍潰散。1894年底,清政府接受李鴻章的軍事顧問漢納根的建議,①決定建立一支新式陸軍,派長蘆鹽運使胡在小站“掃募開辦”,漢納根擔任總教習。但由於漢納根“擬辦各節,事多窒礙,旋即中止”。②漢納根離去。胡把招募來的軍隊編為十營,名定武軍。各級軍官大都是淮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