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袁世凱傳 作者:瞎說唄

,譚說:“君謂皇上如何人也?”

袁:“曠代之聖主也。”

譚:“天津閱兵之陰謀,君知之乎?”

袁:“然,固有所聞。”

譚:“上方有大難”。“今日可以救我聖主者,惟在足下,足下欲救之則救之”;又以手撫自己的脖子說:“苟不欲救,請至頤和園首僕而殺僕,可以得富貴也!”

袁正色厲聲說:“君以袁某為何如人哉?聖主乃吾輩所共事之主,僕與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救護之責,非獨足下。若有所教,僕固願聞也。”

譚嗣同見袁世凱如此慷慨,可以依賴,便取出密詔給他看,並把應變的具體計劃告訴他說:20日他請訓時,皇上面交諭一道,令他帶兵赴天津見榮祿,出諭宣讀,立即將榮祿正法,即代為直隸總督,傳諭僚屬,張貼告示,宣佈榮祿大逆罪狀,然後迅速統率新建陸軍入京,“誅舊黨”,“助行新政”。

袁世凱一聽讓他冒這麼大的風險,立刻變了腔調說:“天津為各國聚處之地,若忽殺總督,中外官民必將大訌,國勢即將瓜分。且北洋有宋、董、聶各軍四五萬人,淮、練各軍又有七十多營,京內旗兵亦不下數萬,本軍只七千人,出兵至多不過六千,如何能辦此事?恐在外一動兵,而京內必即設防,上已先危。”

譚:“公可給以迅雷不及掩耳,俟動兵時,即分給諸軍諭,並照會各國,誰敢亂動?”

袁:“本軍糧械子彈均在天津,營記憶體者極少,必須先將糧彈領運足用,方可用兵。”

譚:“可請上先將諭交給存收,俟佈置妥當,一面密告我日期,一面動手。”

袁:“我萬不敢惜死,恐或洩露,必將累及皇上,臣子死有餘辜。一經紙筆,便不慎密,切不可先交諭。你先回,容我熟思,佈置半月二十日方可復告你如何辦法。”

譚:“上意甚急,我有諭在手,必須即刻定準一個辦法,方可覆命。”

袁:“青天在上,袁世凱斷不敢辜負天恩,但恐累及皇上,必須妥籌詳商,以期萬全。”接著又假惺惺地獻策說:“九月(陰曆)即將巡幸天津,待至伊時軍隊鹹集,皇上下一寸紙條,誰敢不遵,又何事不成?”

譚:“等不到九月即將廢弒,勢甚迫急。”

袁:“既有上巡幸之命,必不至遽有意外,必須至下月方可萬全。”

譚:“如九月不出巡幸,將奈之何?”

袁:“現已預備妥當,計費數十萬金,我可請榮祿力求慈聖,必將出巡,保可不至中止,此事在我,你可放心。”

譚見袁不肯立即率兵相救,只好同意袁的辦法,接著說:“榮祿固操、莽之才,絕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

袁怒目而視,激昂地說:“若皇上在僕營,則誅榮祿如殺一狗耳。”

譚:“報君恩,救君難,立奇功大業,天下事入公掌握,在於公;如貪圖富貴,告變封侯,害及天子,亦在公,惟公自裁。”

袁信誓旦旦地說:“你以我為何如人?我三世受國恩深重,斷不至喪心病狂,貽誤大局,但能有益於君國,必當死生以之。”

譚嗣同信以為真,稱讚袁世凱為“奇男子”。⑩

袁世凱設詞騙走譚嗣同以後,“反覆籌思”,深感光緒帝無實權,維新派又多是些空談的書生,而西太后掌握權柄三十多年,朝裡朝外都是她的心腹,樹大根深,不易動搖。如投光緒,必將自身不保;如靠太后,則政治地位不難取李鴻章而代之。遂於20日上午請訓後,立即乘火車迴天津,直奔總督衙門,把維新派的計劃全盤託給榮祿。榮祿驚問:“子意云何?”袁答:“特以告公者欲破奸謀,衛慈聖耳。”'1'袁出賣了維新派,使西太后提前發動政變,絞殺變法運動。

當晚,榮祿入京,向西太后告變。西太后即命榮祿迴天津掌握軍隊。次日黎明,她由頤和園進城,徑入皇宮,囚禁光緒。接著,釋出“懿旨”:以光緒病重不能理事為詞,宣佈自己臨朝訓政。下令搜捕維新派。

9月25日,西太后召榮祿進京,授以大學士,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兼管兵部事務,節制北洋各軍。袁世凱奉命護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為了邀功,袁對追捕維新派十分賣力。梁啟超於25日逃到塘沽,登上日本軍艦。袁派道員黃史鎮前往交涉,又派新建陸軍洋教習魏貝爾到艦上探查。最後,因害怕日本帝國主義“抗議”,只得罷手。康、梁僥倖逃亡國外;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在京先後被捕,於28日慘遭殺害,史稱戊戌“六君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