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2 / 4)

小說:袁世凱傳 作者:瞎說唄

被搜查。11月初,他以治病為名去天津。在天津與梁啟超秘密策劃後,設計擺脫了警探的跟蹤,繞道日本,於12月21日偕同戴戡等人到達昆明。

雲南地方軍政要人多是蔡鍔的老部下。軍隊中的中下級軍官和士兵大都參加過辛亥革命,民主思想比較濃厚。自籌安會成立後,中級軍官如鄧泰中、楊蓁、董鴻勳等“憤慨異常,屢進言於蓂督(唐繼堯)並探詢主張,以定進止”。'16'當時,以孫中山為首的民主派也看中雲南是理想的討袁基地,派李烈鈞、熊克武、方聲濤等潛抵雲南,在軍隊中鼓動。所以雲南的反袁局面早已有一觸即發之勢。蔡鍔到達後,又帶來了各地都準備響應的訊息,人心更為振奮。各派力量迅速聯合起來,形成反袁的統一戰線,於12月23日用雲南將軍唐繼堯和巡按使任可澄的名義向袁發出通牒式的電報,要求取消帝制,立將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朱啟鈐、段芝貴、周自齊、梁士詒、張鎮芳、雷震春、袁乃寬等“明正典刑,以謝天下”,並限令二十四小時之內答覆。

起義者自然意料到袁世凱不會給予滿意的回答,便於25日通電各省,莊嚴宣佈雲南省獨立討袁。按照辛亥革命的先例,成立雲南軍政府,唐繼堯為都督,並次第建立護國軍三軍,蔡鍔任第一軍總司令,出兵四川。這是護國軍的主力,共三千餘人。李烈鈞任第二軍總司令,計劃經廣西,攻擊湘贛。第三軍為預備隊,唐繼堯兼任總司令。1916年元旦,護國軍在昆明校場誓師,釋出討袁檄文,歷數袁氏“背食誓言”,“叛國稱帝”等十九大罪狀。這一天昆明各界人民結隊遊行高呼“打倒賣國賊袁世凱”!“擁護民主共和”!群眾踴躍捐款支援護國軍,報名參軍者絡繹不絕,幾天內就達五六千人。護國戰爭的領導權雖然在進步黨人手中,但是,這個戰爭客觀上符合全國人民的要求,是正義的,因而得到人民廣泛的支援。

註釋:

①鳳岡及門弟子編:《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頁332。

②徐有朋:《袁大總統書牘彙編》,1926年第15版,卷2,頁85。

③《北洋政府法令全書》第十類。

④《愛國白話報》,1914年10月25日。

⑤《盛京時報》,1916年4月16日。

⑥《東方雜誌》,卷13,第5號。

⑦同⑥,第7號。

⑧《張謇致梁士詒函》(原件),1916年4月20日,上海圖書館藏。

⑨《申報》,1915年10月22日。

⑩《上海總商會致政事堂、財政部、農商部電》(原件),1916年1月4日。見北洋政府財政部檔案。

'1'《橫濱中所領事江洪傑呈梁士詒密報》,見《梁士詒友朋書札》(原件)。

'2'梁啟超:《大中華雜誌》發刊詞,1915年1月。

'3'《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下冊,頁453、454。

'4'《梁啟超致籍亮儕、陳幼蘇、熊鐵崖、劉希陶書》,見《飲冰室合集》,中華書局1932年版,專集第9冊,頁28。

'5'梁啟超:《國體戰爭躬歷談》,見同紒紟矠,頁143。

'6'當帝制發動之初,林長民為參政院秘書長,其父僑居上海患病,林至總統府請假,袁世凱“極致殷勤,命車送人參鹿茸皮貨諸珍之屬約值二三千金,俾為老人頤養。林至滬不二旬,乃翁病歿,循例發訃,並撰哀啟,以告於袁,袁賻贈銀三千元。長民治喪畢,入都銷假,至新華宮稽顙致謝。袁氏扶起慰藉,背誦林氏哀啟,自始至末,隨誦隨流涕,一語不遺。長民惶悚,伏地叩顙不已。袁氏復拭淚扶而送之。長民自此於參政院惟袁氏之頤指是使矣。林氏嘗密語人曰:以日理萬機者而於極不相涉之哀啟,強記而面誦之,其責望於我已達嚴重之極點,不從之,即取我命矣!”(見《人文》月刊第8卷,第1期,《袁世凱與林長民》)

'7'《政府公報》,1915年8月30日。

'8'《蔣雁行致馮國璋函》,1915年12月21日,見《大樹堂來鴻集》(未刊)。

'9'《惲寶惠致馮國璋函》,1915年9月7日,見同紒紥矠。

'10'沃丘仲子:《徐世昌》,1918年版,頁27。

'11'徐一士:《談筆世昌》,《越風》第4期,1936年1月。

'12'張一:《心太平室集》,附錄,頁7。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