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2 / 4)

小說:袁世凱傳 作者:瞎說唄

為減弱之時,進步黨人卻乘機擴張勢力,用種種方法對付國民黨議員,或吸收使入進步黨,“或別設小團以容納之”,很快取得“百餘人”,①大有左右國會之勢。袁世凱深知要攫取正式大總統的職位,必須得到進步黨人的支援。他一面像過去一樣暗中撥給進步黨活動費,一面則設計新的騙局。

自趙秉鈞辭職後,國務總理的職務一直由段祺瑞代理(僅7月中旬由朱啟鈐暫代過兩天)。開始,袁世凱有把總理一職賞給段祺瑞或徐世昌的設想。但是,當這個訊息已經傳開時,他卻以權術家的詭秘手段,突然捨棄段、徐,而於1913年7月31日選擇了進步黨人熊希齡;表面上他說除國民黨“搗亂分子”以外,他都願意“容納”、“合作”,“示天下以大公”,骨子裡卻只著眼於利用。

當時,熊希齡正在承德擔任熱河都統,得到這個訊息感到非常意外。進步黨領袖梁啟超卻認為這是擴張黨勢的大好時機,極力慫恿熊希齡就任,而且表示自己願意入閣擔任財政總長,給熊以實際支援。進步黨人的願望自然與袁世凱的本意不相符合。熊希齡一到北京,袁就把一張總長的名單交給他:外交,孫寶琦;財政,周自齊;交通,楊士琦;內務,朱啟鈐;陸軍,段祺瑞;海軍,劉冠雄。重要的部都由袁黨佔據,剩下農商、司法和教育三個部,讓熊希齡物色人選。一年前,袁用這三個閒曹牢籠佔據南方數省的同盟會,而今又用來給勢力遠遜於同盟會的進步黨,在他看來,代價已經相當高了,所以,他對熊希齡以梁啟超為財政總長的要求始終不肯答應,一直拖延到9月初,他才同意採取折衷辦法,由熊希齡自兼財政總長,而將周自齊調交通總長,梁啟超改任司法總長,汪大燮為教育總長,張謇為農商總長。梁、汪和熊希齡都是社會名流,張謇則是全國聞名的實業家兼教育家。於是,這個內閣就被人稱為“第一流人才內閣”。“人才內閣”的成立,是進步黨的黃金時代。梁啟超為熊內閣起草大政方針宣言,擬定了許多改革政治的條例,企圖在袁世凱手下實現憲政的宿願。

原來,自國會開幕後,國會憲法起草委員會就趕製憲法。國民黨議員主張先制憲法,隨後根據憲法再選總統,使國家走上法治的軌道。面袁世凱則企圖在憲法產生之前當上正式大總統,以便取得憲法的公佈權,把個人凌駕於國會和法律之上,使憲法變為自己的附屬品。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袁世凱一方面唆使一些國會議員提出“先舉總統”的動議,宣稱“沒有正式總統,列強不承認民國,隨時有被瓜分或清朝復辟的危險”;另一方面則動員黎元洪聯合十九省區都督、都統、民政長髮出“先選總統”的通電,對國會施加壓力。在內外夾擊之下,國民黨議員沒敢進行激烈的爭辯就放棄了原先的主張,國會於9月5日順利地透過了先選舉總統的法案。

袁世凱急於想在10月10日“國慶節”當上正式總統。他認為國會的動作緩慢,雖然有進步黨人效勞,但畢竟不能直接指揮。於是,他指使梁士詒出面,用金錢收買了議員李慶勞、康甲臣等近百人,於9月18日拼湊成了一個公民黨。公民黨以梁士詒為黨魁,葉恭綽為副,北洋政客、官僚紛紛加入,一時氣勢之盛,幾乎與進步黨、國民黨有三足鼎立之勢。

有公民黨作打手,國會果然加快了步伐。10月4日公佈總統選舉法,10月6日就投票選舉。這一天,多疑的袁世凱仍放心不下,派出大批軍警臨會監視。同時,拱衛軍司令李進才和後路統領劉金標改穿便服,率領便衣軍警一千多人,自稱“公民團”,將國會團團圍住,除外國人外,所有入場的人只准進,不準出。袁世凱搞的這套把戲,不僅使國民黨議員滿腹怨氣,就是一些進步黨議員也感到極為難堪。因此,會場氣氛十分沉悶、緊張。

當天到會議員共七百五十九名,根據總統選舉法,得滿投票人四分之三者才能當選。第一次投票,袁世凱得四百七十一票,黎元洪得一百五十四票,沒有人達到規定購當選票數,只得進行第二次投票。第二次投票結果,袁世凱得四百九十七票,仍然沒有當選。時已至下午,有的議員要求回家吃飯,“公民團”把住前後門,不準離開,並大聲叫喊:“今天不選出我們中意的大總統,就休想出院!”一些議員看到公民團雖外穿便衣,但軍褲、皮靴和短槍赫然可見,知形勢嚴重,便放棄了消極抵制的意圖,在第三次投票就袁世凱和黎元洪二人決選時,袁世凱才以五百零七票勉強當選。“公民團”完成任務後,“始高呼大總統萬歲,振旅而返”。這時已是晚上九點,議員飢腸轆轆,倉皇而去。

第二天又選出黎元洪為副總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