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1 / 4)

小說:袁世凱傳 作者:瞎說唄

隆不斷”,變兵焚掠達旦,“凡金店、銀錢店、蠟鋪、首飾樓、鐘錶鋪、飯館、洋廣貨鋪以及各行商鋪,十去八九。”⑨次日,又波及西城。北京商民損失總計“有數千萬”,“內城被劫者四千餘家,外城六百餘家”。⑩

3月1日,天津駐軍中張懷芝所統率的巡防營、督署衛隊和北段巡警,也一哄而起,大肆燒搶。而且和北京一樣,不擾租界,不傷外國人。與此同時,駐保定的第二鎮一部紛紛效尤,相繼變亂。天津城內僅燒燬的店鋪就有三百多家,保定“四街各處繁盛皆成焦土”,“痕痍滿目,瓦礫如山,啼飢號寒之聲比戶皆是”。

變亂的隊伍都是袁世凱的嫡系,並且以所謂“官兵素守紀律”的第三鎮為主力。事變初起時,變兵“不過千餘”。紒紝矠當時即有人指出:“其他駐紮北京之軍隊尚夥也,使於事起時有一千動員,即足以槍斃搶劫之兵士而有餘。”紒紞矠以“有應變才能”著稱的袁世凱舍此不為,反而認為,“此事愈激愈烈,不可以剿”,“傳令僅準追趕,不準延戰”。因此,“巡警聞風逃遁,各軍隊亦僅資彈壓,虛聲追趕,無與變兵相接戰者”。紒紟矠次日,袁召集陸軍各頭目開會,對第三鎮統制曹銀及肇事各營軍官不言懲辦,只議善後。而且,變兵只要回營,“無論有無軍械,概不追究”。紒紡矠對於敢於違抗軍令計程車兵,袁氏從來採取高壓手段,施以酷刑峻法。平時常告誡士兵說:“用命者,乃手足;違令者,即寇仇。”紒紣矠這次卻一反常態,縱兵搶掠一晝夜,延至第二日下午才對再行搶劫者發出“格殺勿論”的警告,原因何在呢?

原來,兵變是由袁世凱一手導演的活劇,他想借此來證明自己的確不能離開北京。據唐紹儀後來說:“當時兵變發生,南代表束手無策,促予黎明訪袁。予坐門側,袁則當門面坐,曹錕戎裝革履推門而入,見袁請一安。曰:報告大總統,昨夜奉大總統密令,兵變之事已辦到矣。側身見予,亦請一安。袁曰:胡說,滾出去。予始知大總統下令之謠不誣。”紒紤矠

袁世凱不惜以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產為代價,來達到自己奪取權力的罪惡目的,這充分暴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軍閥政治的殘酷、虛偽和黑暗。

袁世凱的兵變方策,果奏奇效。京、津、保各商務總會、議事會及順直諮議局等,齊聲叫喊起來;或指責南京臨時政府“爭執都會地點”,“釀此大變”;或上書袁世凱,要求“宣告決不南行”段祺瑞、馮國璋、薑桂題等北洋將領聯名通電,主張“臨時政府設在北京,大總統受任必暫難離京一步,統一政府必須旦夕組成”。帝國主義各國駐京公使藉口“保衛”使館,紛紛增調軍隊入京。3月3日,英軍一千,美、法、德、日軍各二百到北京。4日,各入京外兵在北京示威。5日,日、俄兵各千人,德兵百人,分自旅順、哈爾濱、青島等地開往天津。紒紥矠一時北方形勢顯得十分緊張,好像“內憂外患”就要接踵而至了。袁以“排程軍隊”,“應付外交”為口實,表示“赴任之舉,暫難辦到”,而提出請副總統黎元洪到南京代他就職。黎元洪斷然拒絕,立即回電說:“元洪不能東下,猶公之不能南行。”

在南方,那些一心要對袁世凱妥協的人本來就反對定都南京,現在又沉渣泛起,無理指責孫中山“一念虛”“置國家安危於不顧”。黎元洪也通電說:“舍南京不至亂,舍北京必至亡。”紒紦矠南北兩方,一唱一和,遙相呼應,反對南京臨時政府之聲甚囂塵上。在這樣的空氣中,蔡元培急忙打電報給南京臨時政府,要求遷就袁氏,迅速建立統一政府,並說否則“外人自由行動,恐不可免”。孫中山不得不再次讓步,於3月6日提請參議院透過一項決議,允許袁以電報向參議院宣誓,在北京就職。

袁世凱遵照參議院所定辦法,於8日打電報給參議院,宣誓效忠共和國,信誓旦旦地說:“世凱深願竭其能力,發揚共和精神,滌盪專制之瑕穢。謹守憲法,依國民之願望,蘄達國家於安全強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樂利。”紓紛矠次日,參議院覆電承認,併為此通電佈告全國。10日,袁氏在北京石大人衚衕前清外務部的公署內宣誓就職。蔡元培代表參議院接受誓文並代表孫中山致祝詞。袁世凱答詞說:“世凱衰朽,不能勝總統之任,猥承孫大總統推薦,五大族推戴,重以參議院公舉,固辭不獲,勉承斯乏。願竭心力,為五大民族造幸福,使中華民國成強大之國家。”紓紜矠參加就職典禮的人大都是北洋軍閥和官僚。“朱爾典亦親至觀禮”。紓紝矠據當時在場的記者報導:“光景甚為寂寥”。禮畢,袁世凱對他的一個親信得意地說:“吾生五十三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