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它的指令運算速度可以達到每秒100萬次,也就是“3M”。這些技術指標對未來的計算機工作站來說也是必備的。雖然當時有些大型計算機公司,比如IBM公司,能夠生產出這種型別的電腦,但價格卻非常高,達到了每臺1萬多美元,遠遠高於大學願意購買此種型別電腦的價格底線—3 000美元。
特里布林知道誰能夠研發、生產這種型別的電腦。他向史蒂夫推薦了蘋果公司的幾個可能會幫助史蒂夫重新創業的人,其中包括佩奇和喬治?克勞,克勞是一位工程師,曾經是麥金託什機研發組裡的一名成員。史蒂夫還建議找蘇珊?巴恩斯,她掌管麥金託什機研發組的財務大權;還有丹尼爾?盧因,他成功地建立了蘋果電腦大學校園銷售聯盟,因此他在最近的公司重組中,被提拔為高等教育系統軟體市場部的負責人。史蒂夫在私下裡向這些人說明了他要建立公司的情況,這些人都同意加入到他的隊伍中。在史蒂夫編織新公司夢想的時候,他們的積極表態真是讓他又驚又喜。史蒂夫找的一些人有相當一部分都不是原先麥金託什機研發部的核心成員,也不是什麼“大人物”,但他們都表示同意。他們都像史蒂夫一樣是個人主義者,而且也都希望能夠有機會創造出了不起的電腦產品,能夠把他們的名字和他們創造的電腦連在一起,而蘋果公司好像不能讓他們實現這種理想。
正如特里布林所說:“我們每個人都想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