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2 / 4)

小說:大明龍騰 作者:九十八度

將兩人逼出城外,與大隊出城的漢人百姓相混,原本欲趁亂逃離,卻被城外等候的漢軍看了個嚴嚴實實,哪裡有機會跑的掉?宸妃又曾在混亂中被漢軍刺刀戳中小腿,雖然簡單包紮了一番,行路卻甚是不便,如此一來,便更加的無法逃走。

適才張瑞逼問,宸妃不會漢話,卻是無法回答,莊妃雖是學過漢語,說起來卻也是怪腔怪調,也是不敢開腔。那莊妃甚是機靈,見宸妃神色悽然,心知她身為蒙古大汗的女兒,又身為後金國貴妃,不欲受人凌辱,被張瑞一逼,心中有了尋死的念頭。莊妃大急,只得不顧危險,連聲勸慰,待她將宸妃相勸的稍好一些,卻見適才的那些大兵趕了大車而來,兩人無法,只得拿捏著坐上了車,行得不遠,車上的女子稍多,兩人這才稍稍安心。她們不知這些黑衣軍人從何處而來,也不知道此一去便是那幾千里外的南方海島,只以為能捱過這一段時間,那個英明神武的大汗必定會救她們返回。若是此時盡知實情,只怕不但是宸妃,就是那莊妃亦是必然自盡。

那瀋陽至長甸不過四五百里的路程,因百姓行動遲緩,足足走了八日方到鴨綠江邊,那遼陽八旗已在譚泰帶領下試著攻了清河堡駐軍數次,因不知明軍虛實,譚泰到也不敢猛衝猛打,皮島三將因前次攻城不利,此番不敢疏怠,指揮著明軍拼力守禦,兩邊皆是小規模的交戰,待張偉得知百姓已經開始渡江,便知會孔有德等人領軍後退,又由漢軍接應,那譚泰見明軍後撤,開始尚且小心,後來因見這股明軍雖是人數不少,卻每戰必撤,戰力也未見如何高明。心中奇怪,不知道瀋陽一帶的幾萬駐軍卻為何被打的慘敗,他雖是八旗勇將,卻也並不莽撞,雖是跟著明軍身後,每日都派騎兵衝殺明軍佇列,殺傷甚多,卻只是不敢全軍突進,以防中了埋伏。待追擊到鴉鶻關附近,卻被等待多時的漢軍阻截。譚泰因見敵兵勢大,又多用火器,原本打算用騎兵邀擊,多用弓箭射殺外圍敵兵,卻不料與敵陣尚且隔的老遠,便聽到雷鳴也似炮響,天空上黑壓壓飛來無數的實心炮彈,立時將不到一萬的八旗騎兵轟的陣腳大亂,那些騎兵一時間竟然不能控制身底的馬匹,當即四散奔逃,那倒黴的,便當場被炮擊轟斃。

“大人,敵兵敗退,咱們走吧?”

“唔,走吧。”

張偉掉轉馬頭,向鴉鶻關內而去。漢民百姓已大半上船先行運送到了皮島,此番火炮轟擊的譚泰膽寒,一直擔心中伏的譚泰再也不敢咄咄進逼,他終於可以放心帶著大隊漢軍急速後撤,渡江跨海,先至皮島。然後以幾千艘船隻日夜不停的運送遼東漢民,待民眾走完,便可以將皮島駐軍大半撤走,止留下一兩千明軍配合幾艘臺灣的小型炮艦守護。

殘陽如血,張偉回頭凝望,看著適才的戰場,心中忖度:“再來此地,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火炮之利此番遼東之行暴露無疑,日後交戰,八旗必然有所準備,再也不會這樣直挺挺的被轟擊了。再來遼東,任重而道遠啊。”

雙腿一夾,那戰馬咴咴一聲叫喊,撒開四蹄狂奔,張偉的親兵連忙打馬,在他身後狂奔跟隨,一時間風聲過耳,卻聽得張偉在前面狂喊一句,那些親兵原本也是粗人,識得幾個大字,哪裡知道張偉嘀咕了什麼。

只有張偉本人,才知道適才自已喊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白色的浪花不住拍打著黑色的船底,凌晨時分的皮島海邊一邊寂靜,唯有海浪衝涮岸邊時發出涮涮的聲響。便是在這片海灘之上,無數大大小小的帳篷星羅密佈於其上,漢軍的綠色軍用帳篷最為顯眼,最為靠近海灘,圍繞在漢軍帳篷的,自然便是由遼東而來的三十多萬難民。若不是張偉先期準備好了帳篷,只怕這些人還得幕天席地,受那風霜侵襲蚊蟲叮咬之苦。

一個周長不過幾十里,尚且有相當部分不能住人的小島,突然一下子湧來三十多萬的難民,無論後勤補給還是難民的居住問題,都無法得到妥善的解決。再加上此時已是崇禎元年七月初,天氣炎熱,這麼多人擠在一處,中暑尚還是小氣,若一個不小心,若有人染上疫病,再傳染開來,便立時可將這小小海島變成人間地獄。

張偉調集了一切可以使用的船隻,從軍艦到水師的制式運輸船,到臺海一帶的商船、漁船,再加上原本皮島水師及百姓使用的漁船,大大小小的船隻足有近五千艘,饒是如此,五十多萬人仍是無法同期運走,連同糧食,以及不得不帶走的物資,聚集在皮島的所有難民和軍隊,只能分兩批撤走。因慮及遼東難民的衣食住行皆無法解決,便決定先行撤走大部從遼東帶來的難民,便是漢軍,也只能先行撤走一半而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