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物質的吸收。
到了秋分天氣已基本轉涼,但還沒到不敢出門的程度,這是老年人強身健體的好季節。老人最好能學學太極拳之類的活動筋骨的運動。不用打得很精準,只是這些動作中的開合比較大,從肉到筋到骨都能運動到。身體不好的老人可以學學“甩手功”之類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讓肉跟筋都能得到鍛鍊,而且秋天的運動要稍微用點力,跟春天的健走還有所不同。秋天草木凋零,整個自然界的陽氣都在尋找歸息的地方,就等著冬天到來,蟄伏聚藏。所以人也容易沉靜,身體會變得沉硬。這樣一來就必須人為地把筋骨肌肉拉開,提醒它們繼續健康地工作。因此適當的體育鍛煉,尤其是讓人精神振奮,能增加人氣力的運動更是應該常做。
從立秋開始,我就提醒老年人要開始注意保暖了,但這裡我卻說要“凍頭腦”,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其實不是的,頭為諸陽之會,陽氣都蒸騰於上,而且人身最高點是頭頂,也最接近太陽,所以頭可以說是人體最經凍的部位了。我們要暖腳,同時也要適當地凍頭。“腦為髓之海”,是元神的寄居地,如果腦不清明瞭,那我們的精神就會被攪擾,而涼爽的溫度有利於我們保持清醒。再者,先適應寒冷的天氣才能培養耐寒的體質,在秋天我們不妨凍凍頭,給身體一個緩衝。 txt小說上傳分享
兌卦——秋分:深秋防幹防咳嗽(2)
◎ 肺怕傷津多飲水,痰咳虛熱梨子粥
炎熱的夏季,心火已經亢盛到頂點,所以必須有秋的肅殺、收斂來對其加以制約。秋為陽中之陰,這時既有陰有陽,又怕陰陽有一方偏盛,跟人的肺臟特點相同。“肺為嬌髒”,它嬌貴之處就在於冷也不行熱也不行,燥也不行溼也不行。就像恆溫動物,總要在一個固定的點上,它才能執行正常。
秋天乾燥的空氣對肺是個不小的挑戰。肺的作用之一就是把脾運輸來的津液中輕清的部分向外向上輸送,把混濁的部分向內向下輸送。如果肺不能促使面板排出汗液,就容易導致水腫,或面板乾燥,脫皮。對付這種情況的最好、最經濟的辦法就是多喝水。因為體內的津液在秋天容易被燥煉掉,所以補充水分是最根本的方法。水源充足才能保證肺的正常運動,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秋天風大,尤其北方一些城市,常感覺沙石漫天,好像空氣裡一點水分都沒有。同時也覺得嗓子好像被風沙吹乾了一樣,或者有痰停在氣管裡,憋悶得很。
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很多家庭都會吃冰糖蒸梨,又甜潤又治病。一般把梨攔腰切開,去核兒,內部的梨肉稍微弄碎點兒,放進去些冰糖或蜂蜜,把上半部的梨蓋上,然後蒸熟就可以了。可能有的人還會覺得這樣有些麻煩,再簡單點,可以把梨削成小塊,放到電飯鍋裡,加點水和少量的冰糖或蜂蜜,跟煮粥似的煮一下就可以了。
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去皮,如果虛熱咳嗽的症狀很嚴重還可以在裡面加幾粒川貝母,但不要用得過多。
有人說:“我也經常吃梨啊,為什麼還是會肺燥咳嗽呢?”梨味其實是甘、酸的,其性為寒。吃多了還容易損傷脾胃呢。所以古醫書說梨“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腑之陰”。無論蒸煮,每次吃得都不要太多,最好一天兩次。早上也可以把梨切片,加粳米煮成粥,當早飯吃。
◎ 金主肅殺思振奮,秋雖寂寥勝春朝
“秋三月,此謂容平。”秋天是萬物成熟,容受平定寧靜的季節。“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這時要收斂我們的精氣神,減少秋季的殺氣,使其平息。一直不要外馳,要讓肺氣清靜。這就是保養收斂秋氣之道。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中秋節也在秋季,一般家裡人都聚在一起吃水果、月餅,賞月。但是秋天給人的感覺卻跟這種豐收的喜悅大不相同。到了秋天人們看到草木凋零,感覺冷冷清清,陽氣在做回藏前的最後掙扎,陰氣漸漸充盈於天地之間。
古時候為了避開農時多在秋天開始結兵打仗,打仗就要兵戈相見,就要死人。而蕭瑟的秋風又容易讓人心情不好。有首很有名的宋詞,開頭兩句就是“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什麼是愁?就是心上加個秋。秋瑾也說“秋風秋雨愁煞人”。可見古人悲秋不是沒有原因的。
那在秋季,尤其是深秋,怎樣調養我們的精神,不使它受到這種陽收陰長的影響呢?那就要安寧。思維要趨於平靜,不要張揚,這樣就符合秋天陰陽消長的特徵了。再有,讓精神平靜不等於低迷,我們不能讓生氣隨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