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2 / 4)

小說:最後一個道士 作者:匆匆

後面哼哼就行,賺點酒錢。

不過這一行的飯也不是那麼好吃的,畢竟莊稼人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這些人可以稱為兼職“野道士”,他們要做的那都是有自己一套嚴格的程式。

一是法事程式記得清,每場經文要背得爛熟;舞步手勢,鑼鼓套路,以致行腔板眼都得精通,一句話,比**師還要精細周到。0

二是位子也不能錯,就是高壘三張桌子,上面供三請,中間供方神,下面便是鼓座。居高臨下,一目瞭然。“破孝”什麼點子,“關燈”什麼點子,“遊殿”又是什麼點子,只要鼓點不錯,唱得有板有眼,幫腔的有聲有色,全場便火爆跌宕,神氣精彩,這種場子別說害怕,就連我這樣的孩子見著都覺得好玩的很。

如果**師走了神,打鼓佬還得即時提詞兒,而且是神不知鬼不覺,天衣無縫,反正能瞧明白的人幾乎沒有,大家也都圖個熱鬧,有點像現在農村地區死了人請樂隊一般,彰顯的是主人家的闊氣。

這些個環節裡頭,最**的部分就是“遊殿”,大人們往往會在這時候把孩子們趕出去,可是這種場合對於孩子的吸引力又是致命的。查文斌不在家的那些時日裡,我也曾大小見過幾場,一般都是這般進行的。

先是打鼓佬就座,敲七下鼓邊,各樂手也都“上崗”了,先打個“跑馬”、上香、獻水、亮燈、嗚炮、鑼鼓轉而就打“三陰三陽”’,**師頂道德冠,披三清袍,登羽靴,執鈴拿牌,掛三須柳,拋五色紙,放七百個小鞭炮,飄飄登壇,一副世外高人的樣子,殊不知他那早已脫線的道袍早就出賣了這身貨的出處,只是礙於威嚴,我們通常只在私下裡講。

先拜三清,後拜天地,喊三聲佛號,呼五次道名,再唱“十月懷胎”,讀死者罪表,做完又率孝男孝女嗚炮登程,一殿一殿地游下去。這時候那些孝男孝女往往是得輪班上陣,拼的那就是體力,若是有人體力不支或被香紙燻倒,**師還得停下先救人。救人一般就是潑冷水,掐人中送房間休息。

一殿秦廣王,二殿初江王,三殿宋帝王,行到一處就唱一處,作拱打揖,好話說盡,關關稅稅,卡卡哨哨,該交納的交了,該請吃請喝的也請了,大簷帽抬抬手,帶紅袖章的讓讓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算了。

終於過了十殿轉輪王,鑼鼓打著悲愴勁,該收即收,讓你懸著一顆苦心嘆道,走吧,該撒手了……

這一系列的流程也被他們叫做“過仙橋”,其實這跟查文斌玩的那個比簡直就是過家家,別說亡魂真心能過十殿,就是下去了沒準還得被閻王批你家人在上頭不敬孝道,盡整那戲臺子。

臨了做二手的還得捩著嘴皮一吹,算是鬼叫,我過了,過了,拜拜!

既然過了,那就收鑼鼓板眼,嗚炮,又上香,又獻水,並勸幾句孝男孝女們,別哭,別哭,人死如燈滅,亡魂已到九天,爾等也該吃杯茶去……

說吃茶,人們要請法師到上房,進餅,進茶,算是臺下休息十分鐘,這幫子唱了半宿,白天又吃又喝的,嗓子那也受不了得歇歇不是。

戲文叫一曲,經文叫一場,一場下來,紅包菸酒布匹鞋襪一樣不能少,大方點的人家碰到兒女多,每人都要給一份,遇見條件差的,只能是兄弟姐妹們一起湊個整份子送上。當年我一學妹的爹爹乾的就是這活,他們家一年到頭穿的新衣全是用這種布匹做的。

沒有明確的標價,全憑你主人家給,每個村子也都有每個村子自己的行情。農村人講究個面子,誰家也不會在出喪這件事上太刻薄,誰不想撈個孝子的名頭聽聽?

大部分人家做到這,就基本算是結束了,一二三手們攢夠了油水也該回家繼續種田了,可也有闊氣的,那就還有增值套餐等著他們,這些套餐那可得另外付費。

主套餐一般是三天,從離世到下葬。最便宜的套餐那也有一天搞定的,高階套餐那就看你出的起價不,有錢人往往會選擇七天遊,也就是做到頭七為止,遇上這樣的主,**師們是最為賣力也是最高興的。

一天頭只從“破孝”,“告罪”,”關燈“到”封棺“,頂多加個“拜文表”算完事了。

三天頭從“破孝’起,加‘路頭山水引’,到“告神”,到“起齋”,到“遊殿”,到“關燈”到“封梓”,“出棺”,一直給人送上墳山入了土,全套服務,價格公道,是廣大農戶朋友們的首選。

七天頭那就了不得,從“路水祭”到“開路”,到“破孝”,到“起齋”,到“遊殿”,到“破血池”,到“唱十月懷胎”,到“破懺”,到“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