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進軍之時的所作所為之後,袁紹也不由對其刮目相看。
隨後袁紹也依照董卓與斜稚於的協議規定,將大軍停了下來,並在此安營紮寨。
六萬大軍,構築的營寨由南向北,綿延近十五里。
從天空俯瞰而下,漢軍的營寨,就好似一條長龍一般,橫擋在龜茲王城以東,讓斜稚於徹底斷絕了東歸的希望。
袁紹率領的漢軍停駐下來後不久,李儒與和連也帶著人離開了烏孫,朝著匈奴人約定的談判地點趕去。
十一月二十八日。
龜茲與烏孫的交界線上,匈奴與鮮卑的大軍各自列陣整齊的南北相對。
兩軍陣前,斜稚於率領著一眾手下與李儒、和連等人相對而坐。
“和連大王,說起來本王與你的父親檀石槐大王,也算是有那麼一些交情,當年就是他指點本王來到了西域,不曾想世事無常,貴部如今也來到了這裡……”
雙方剛一坐下,斜稚於便率先開口,與和連套近乎的同時,也點明瞭兩部之間共同的遭遇。
和連笑了笑:“是啊,的確是世事無常,不過我部卻比你們要幸運的多了……”
斜稚於眉頭一皺:“和連大王同樣是被驅逐至此,有何幸運之說?難道就是因為漢軍對貴部的支援嗎?”
“不不不,漢軍的援助與支援,只是其中之一,最主要的是,我部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與方向,不向你們匈奴,如同一隻倉皇的老鼠一般,被攆來趕去……”
和連笑著擺了擺手,說話的同時臉上也露出一絲得意與對匈奴人的嘲諷。
“目標與方向?”
對於和連的嘲諷,斜稚於卻不甚在意,而是抓住了和連話語中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