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斜稚於的命令就傳遍了龜茲全城,佈告也貼滿了城內的大街小巷。
“難怪匈奴人這次竟安分守己了,原來是大漢在背後護佑我們的!”
“是啊,想不到咱們的國王都跑了,大漢卻還想著我們!”
看到佈告的內容之後,龜茲城內的一眾百姓們議論紛紛的同時,對於大漢能夠出手庇護,也是充滿了感恩之情。
見此情形,斜稚於也是趁熱打鐵,當即派遣了使者,攜帶著禮物,前來拜見董卓。
“想不到,這個斜稚於倒是蠻懂變通的,這麼快就領會到了咱們的意思!”
看著帳內擺放著的禮物,董卓臉上也滿是笑容。
“回將軍的話,我家大王說了,我們匈奴人還是講信義的,既然與貴軍有協議,自然會依照協議行事,希望貴軍也能依照協議行事!”
匈奴使者話裡的意思也很直白了:既然你們漢軍說有協議,那我們就承認,但協議的內容也不能都是你們說了算。
“哈哈~,那是自然,俺雖然識字不多,但也知道信義二字該怎麼寫……”
董卓大笑一聲,而後眼含深意的看向匈奴使者:“根據協議內容,你們匈奴只是暫駐龜茲,待過冬之後便會離去另尋他處,是也不是?”
“將軍說的是,協議上確實是這麼寫的!”
聽到董卓主動提及協議內容,匈奴使者也趕忙點頭應道。
他此來的使命,就是與漢軍商議那個所謂的“協議”內容,以為他們爭取時間,方便他們明年向貴霜進兵。
而今董卓竟然主動提出來了,匈奴使者心裡自然也是樂開了花。
董卓笑著擺了擺手:“好了,之前那份協議,董某不小心弄丟了,咱們重新擬定一份如何?”
“那再好不過了!”匈奴使者附和道。
隨後,董卓命人取來了筆墨紙硯,並寫下了一份協議。
協議中規定:龜茲的百姓、土地全都是屬於大漢的,只是暫時借給匈奴人代為治理,雙方為友軍,以大漢為尊,期間不能發生衝突……等等一系列的規定。
很快,協議擬定完成,董卓提筆在上面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當然,他也僅僅只是簽了一個名字而已,既沒有按手印,也沒有蓋私人或者職務印章。
這樣一來,這份協議,與口頭協議基本沒有任何區別,只要將來董卓不認賬,便可以隨時反悔。
對於董卓的這些小心思,匈奴使者並未察覺,仍舊沉浸在完成使命的喜悅當中。
董卓隨即笑著說道:“對了,我軍此來,主要是為調停你們與鮮卑人的爭端,不知道你們可與鮮卑人有過傳信?”
匈奴使者點了點頭:“有的,鮮卑人同意了談判,並約定於十一月二十八日,於龜茲、烏孫兩國的邊境,進行商談!”
董卓面色一凝:“那好,你們的具體談判內容我們不管,但某可以保證,鮮卑人不會在輕易對你們用兵!”
“多謝將軍,我等上下眾人,定不會忘記將軍的恩德!”
聽到董卓的保證,匈奴使者臉色一喜,趕忙向著董卓連連道謝。
董卓擺了擺手:“你們匈奴與鮮卑,如今同為我大漢藩屬,這些都是我們應做的。好了,你先回去吧!”
“在下告退!!”
匈奴使者見董卓朝自己揮手,旋即躬身一禮,向外走去。
……
很快,匈奴使者便帶著與董卓簽訂的協議,回到了龜茲王宮。
看著手下使者帶回來的協議,斜稚於心裡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暗暗有些傷神。
自己當年滿懷壯志的來到了西域,本想著在此打下一片基業,而後再次回到草原,打敗鮮卑、攻略大漢,重現大匈奴往日的輝煌。
結果不曾想今日卻落到這番田地,自己剛剛才拿下龜茲不久,卻又要準備離開繼續向西征戰。
“唉~,真不知何時,我大匈奴才能真的獲得一片安歇之地!”
想到到最後,斜稚於也不由嘆息一聲,面上透露出了一絲前所未有的疲憊。
此時的他,已然完全將過去的雄心壯志拋之腦後了,只想為自己和麾下的將士們找到一塊安歇之地,停止這沒有任何希望與目的的征戰了。
隨後,斜稚於便傳令全軍,開始收集物資,為來年征戰貴霜做起了準備。
幾日後袁紹率領的大軍,也來到了龜茲城東,與董卓的隊伍匯合。
在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