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3 / 4)

小說:太易 作者:博搏

珠半霜天,隨便湊一湊不就得了?”姜玉燕說的,是各種編鐘的俗稱。小的編鐘三五一組,中等規模的編鐘以十三或者十八為一組。而二十五柄編鐘已經可以放雙層架或者三層架。

“面子啊。”荀易當然知道用小編鐘能取代,大不了將架子上的編鐘拆下重組。可是在大祭的時候不好看。一群人零零瑣碎用小鐘算怎麼回事?

鍾,是禮樂的象徵。架子上的編鐘數量越多,越能彰顯身份。

“《大輝上樂》最有名的一點就是用五十律大堵編鐘來演奏。”因為編鐘架子高如牆壁,因此常以堵而稱呼。“這種大祭,當然需要這種高大上的五十律大堵編鐘。”

原本,荀易四個人用一堵三層五十柄的編鐘就夠了,將將可以演奏。只是四個人沒有默契,演奏的時候彼此妨礙,站在鍾邊礙事,影響旁人敲擊奏樂。而用兩堵編鐘後,顯得就有些空蕩。

所以荀易和劉師傅商量,乾脆將《大輝上樂》拆開,讓其他人分頭學習,再找幾個人一起合奏。《大輝上樂》整篇很長,難以背誦演奏,但如果將其中的章節樂律分開,或許就會方便一些。而且,在合奏中更容易掩蓋雜音,不容易出錯。說白了,就是藉助人多濫竽充數。

而這樣一來,兩堵編鐘顯然不夠。但是編鐘的打造,一向是各種樂器中最麻煩的。

琴瑟古箏,找能工巧匠加班加點很好製作。擂鼓花鼓雖然難,但是熬夜一天想必也夠了。但是編鐘呢?編鐘屬於金器,從材料上來說是最貴的樂器。

時間上不足以鑄造新的編鐘,所以荀易只能用朝廷的名義去外面借。

三五七口的小鐘上有螭紋,士人即可擁有。但十三柄的編鐘上面雕刻玉琥,非貴族而不能擁有。無形之間限制鍾呂之樂的流傳。民間樂坊可以教琴瑟,可以簫笛,但是有幾家能夠教導編鐘的?

五十柄的大編鐘象徵王權,除卻皇宮外只有親王和超品王公才能擁有。

“拿兩堵編鐘還不夠?兩堵編鐘,再用一些小鐘配套也挺好看的。”姜玉燕看向王妃:“咱們家那堵編鐘多年不用,現在還能用麼?”

“不清楚,要去庫房查查。”王妃看向荀易:“你們幾個人合奏,需要幾堵大鐘?”

“十六人合奏,但我們需要五堵大鐘。”荀易要單獨用一堵編鐘引奏,作為主旋律。

“五堵?”二女一驚,王妃道:“燕兒說的不錯,你們用兩堵鍾做高臺,然後其他樂師敲擊小鐘,旁人也說不上什麼。”

“不好,不好。”荀易的強迫症,在彈奏這種樂律的時候豈會容許自己偷工減料?而且,越宏大的儀式越容易請來神靈降臨。

“那你除卻我們家外還準備去哪裡借?”王妃替荀易發愁:“這種大鐘在各家都是禮樂重器,我們自家都很少用。日久失修,恐怕音質不佳。”

“所以弟弟跑各家王府,衛王爺那邊已經談好。”衛王爺目前廣開方便之門做善事,這種還能賣朝廷一個面子的事情絕對不會回絕。“他家編鐘合用,老王爺還說要親自上陣演奏。”

“倒也是,老王爺年輕時候最喜歡鐘呂之音。他家編鐘肯定保養得好。”王妃想到這位皇伯祖瞭然一笑:“那麼,另外一堵呢?”

“昔年,高祖贈給我家天祖的那堵大鐘被擱置在祖廟。我已經命人回家去拿,並且跟宮中報備。非常時期,可以暫時用用。”荀家目前爵位不夠,不能使用五十律大鐘,早早被塵封在祖廟。但現在為了演奏這種大樂,也只能將就一下拿出來用。

“王爺剛剛進位親王,我們家的編鐘的確能用。”王妃命人將編鐘抬出來,荀易檢查之後點頭:“還成,音質不錯。”

於是,王妃命人給荀易打包送回去。

荀易本想離去,突然被姜玉燕叫住:“慢著,這些日子我在家中聽人說,你和嬴府小姐有婚約?”

“不錯。”荀易再度坐下來:“我和嬴琇相識多年,兩情相悅。姐姐既然認識齊正安,最好勸一勸,讓他早早歇了心思。”荀易很不滿,這個世界圈子太小了,繞了半天自己和齊正安還能沾親帶故?

姜玉燕對齊家為什麼要娶嬴琇並不知道,只依稀聽聞嬴琇貌似可以興盛夫家。女登之體是神農家的秘聞,姜玉燕也不得而知。

一邊是小叔子,一邊是自己的表弟,姜玉燕心中無法抉擇。所以這幾****暫時躲在瑞王府。

“弟弟能不能請嬴家小姐出來一見?好讓姐姐看一看嬴家小姐。”三個當事人的態度,姜玉燕需要親自去問問嬴琇自己的想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