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2 / 4)

小說:太易 作者:博搏

著下巴:“你等可能將他再請來?”

烏子鄴搖頭苦笑。“張木子先生周遊列國,我等根本無緣得見。不過劉師傅得張師指點,可以進行彈奏。”

這時,右側編鐘處有一位儒雅樂師站出來和荀易見過。

“我們見過?”荀易看到此人,仔細想了想:“當年我聽張木子先生演奏時,貌似你在旁邊配樂?”

“十年不見,難得公子還記得在下。”劉師傅道:“記得公子還從張師處討要樂譜,而且公子學的便是鍾呂之音,不知這《大輝上樂》可還記得幾分?”

“《大輝上樂》我能演奏。”荀易信心滿滿,他在地府的時候曾嘗試演奏此樂。不過那次用的是神器,現在用凡器編鐘,不知可不可行。

聞言,劉師傅神色一鬆:“《大輝上樂》需要五十律編鐘將將可以演奏。按照估算,四個人勉強可以操控。”

沉思一番,荀易對其他人道:“你們先演奏《大靈朝聖樂》,讓我聽聽音色。《大輝上樂》回頭再說。”

諸樂師坐下開始演奏。

一開始,從青銅大鐘開始。隨著第一聲響起,象徵祭神之樂的開始。以特定的時間和節奏,鐘聲一聲接著一聲,當第三下鐘聲響起,旁邊編鐘組開始跟著伴奏。清脆低鳴的編鐘和青銅大鐘配合,直到第七聲時,鼓聲開始呼應。到第九聲,琴箏、竽簧等古樂紛紛奏響。

眾樂師排練三日,漸成規模,配合緊密。荀易在旁聆聽,不時用定雲錘敲擊節拍,等一曲終了後指著旁邊奏排簫的二人。

排簫,古有“伶倫制簫”的說法。以參差不齊的竹管做成組合類的樂器。如果當初荀易不是手中那副排簫丟失,恐怕他會專精簫樂而不是學編鐘之樂。

“你們倆將《朝聖樂》第三節重新奏一下。”

二人聞言,重新演奏第三節。沒有眾人合奏,一下子就讓人聽出兩人之間的參差感。

“誰演奏錯了,自己明白吧?再來一次。”

又演奏了一邊,兩人的簫聲漸漸合拍。

“左邊那個吹竽的,對,就是你。第八小節重新奏一下,你轉接吐氣上有問題。”荀易從小接觸合奏樂,對此方面極為精通。哪怕一丁點的瑕疵,都能聽出問題。

然後指著一個吹壎的人,“回頭你讓烏大人給你換一個土壎,我聽著你手中這件壎的音質不對。”

手持定雲錘,漫不經心指出不少人演奏中的缺點。馬上就讓這些老牌樂師心服口服,再不敢輕視這位少年。

接下來的天龍曲也勉強可用。唯獨在《大輝上樂》上,根本湊不齊相應的人。

演奏大輝上樂要用到五十柄編鐘。一個大木架,分三層。中間二十五柄中型編鐘,下方十口大型編鐘。最上一層分列兩組,一組七律,一組八律。四人分工,一人在下奏長音,一人居中演主音,兩人在上各有一組小鐘配奏。

荀易和其他三人之間根本不認識,其他三個人彼此間也沒配合過。四個人掌握五十編鐘,勉勉強強能夠演奏,但彼此之間還無配合感,奏樂完全沒有節奏。

“不成,四個人根本奏不了。”荀易無奈放棄,只好另謀他策。(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五章太廟祭(三)

瑞王府,王妃和姜玉燕嘮嗑。

老太妃獨有一子傳承瑞王之位。另外有兩個女兒各封為郡主,姜玉燕是大郡主的女兒,和瑞王同輩。太妃的小女兒一心獨身修道,並不在外界行走。

而今姜玉燕回來,老太妃疼愛自家外孫女,各種賞賜不斷送來。王妃瞧見這位表妹得寵,也樂得跟她打好關係。

這日,二人正在家中說笑,忽聞荀易上門拜訪。

“你說,你要討取我家的那套大樂編鐘?”

“正是。”荀易落座後,嘴邊抹了蜜似得:“兩位姐姐越發漂亮了,剛剛進來的時候都不敢認,咱們仨站在一起,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兄妹。”

荀易小兩人多少歲?王妃的兒子李興鴻僅僅比荀易小一歲。姜玉燕雖然無子,但年紀和荀景彷彿。

二女捂著嘴笑:“嘴這麼甜,說吧,有什麼事?”

“陛下命弟弟在大祭之日準備《大輝上樂》,但這種樂律你們也曉得,必須用那種三層五十音的大架子。樂署只有兩堵,記得小時候在王府見過,能不能讓我暫時用用?”

“不過是演奏罷了,何必這麼死板教條?”姜玉燕嫣然笑道:“姐姐教你個法子。你用五音螭兒、七律白鷺、十三柄玉琥兒、十八件全堵大樂、二十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