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1 / 4)

曹琴默的玲瓏心肝總能說出對玄凌胃口的話,縱使容貌上不及其他人,每月總有兩三日去她那兒;而馮若昭不善邀寵,已經顯出了被疏遠的跡象。

朱宜修提拔她們算是仁至義盡,不會主動去替玄凌拉皮條,個人的前程看她們各自的造化了。

呂盈風插嘴道,“這事兒不能急,越急越沒有。得放鬆心情,興許一下就有了。”

朱宜修輕笑道,“貴嬪是過來人,說出來的話也是大實話。”

九月九日重陽節,有道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因太后掛念真寧長公主,玄凌便下詔宣胞姐入京。

朱宜修和真寧長公主也很久未見,最近一次還是玄凌與柔則大婚時,她千里迢迢趕來參加弟弟的立後大典,此後也已經過去八年光陰了。

太后見到親生女兒,自然是感慨萬千,母女倆依偎痛哭了好一會兒。

朱宜修在旁看見玄凌眼中也隱隱有淚光,她們母子三人熬到今天的地位實屬不易。

“母后,皇姐難得回來,怎麼反倒傷心呢,理應高興才是啊。”玄凌安慰道。

太后擦了擦眼淚,細細端詳真寧,心疼道,“比哀家上次見你瘦了好些,吉州偏遠之地,你嫁過去可是吃苦了……”

真寧長公主的駙馬陳舜為大周駐守吉州,保一方安寧。當年先皇擇了這門婚事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穩固朝堂,褒揚忠臣。陳舜的祖父與父親皆是戍邊守將,周邊外族對陳家多有忌憚。

“母后,兒臣過得很好,並不覺得吃苦,只是每每思念母后,愧疚身為女兒卻無法侍奉在側。”真寧長公主長相溫和,可窺見幾分太后年輕時的影子。遠嫁邊地多年亦不似京中貴婦的嬌氣,舉手投足透出一股溫婉中又有清剛的氣質。

“見過皇后。”未等真寧長公主行全禮數,朱宜修已經扶起她,道,“姐姐客氣了,只管如從前那般叫我就是。”

真寧長公主在朱宜修初入宮為嫻妃時尚未出閣,兩人的關係還算不錯。見到宜修凸出的肚子,頓時笑道,“我來得匆忙,不知小宜有了喜訊,未曾備下賀禮,還望勿怪。”

“姐姐能回來本就是最大的賀禮了,哪裡還敢要別的。倒是我聽說姐姐生了翁主,怎麼沒一起帶來?”朱宜修記得真寧的女兒,慧生前世嫁給了比她大十多歲的甄衍,純屬一頭熱。

“剛滿一歲的丫頭帶了麻煩,等日後大些再帶來向母后請安。”真寧摸了摸朱宜修的肚子笑道,“你要是再給皇上添個皇子,可就是大周的功臣了。”

“承姐姐吉言,我是不敢胡亂想的,只盼著平安生下來就好。”朱宜修謙虛道。

天下最尊貴的一家人移至嘉蔭堂開宴,席上陪坐的也都是大周的嫡系皇族,玄洵,玄濟,玄清,玄汾悉數到場。兩個年紀小的對真寧這個姐姐印象不深,表情多少有些茫然。玄洵身為長兄,起身道,“皇妹難得回京,做大哥的敬你一杯。”

真寧起身還禮道,“大哥這麼些年還是老樣子,和妹妹當年走的時候一般無二。妹妹還記得大哥以前常帶我去宮外吃麵蠶呢”

玄洵朗笑,道,“往事歷歷在目,大哥也記得你那時候個子矮,時常一回頭就找不到你的人了。”

此話一出,眾人皆笑,宴上的氣氛和樂輕鬆。

“皇姐,你多年沒回來,如今朕也有了兒女,該讓叫你一聲‘姑母’才是。”玄凌示意皇子帝姬們見過真寧長公主。

真寧長公主見了予灃和永泰,拿出一對荷包金稞子權當見面禮,對朱宜修道,“皇后教養的出色,兩個孩子我都不知該更喜歡哪個才好了,日後必定都是人中龍鳳”

“長公主謬讚了,他們年紀小,哪裡看得出以後如何?”朱宜修客氣道。

“侄女頭一回見姑母,卻覺得很熟悉呢。”永泰冷不丁說道。

真寧長公主疑道,“此話怎講?”

“侄女常聽嬤嬤說姑母以前的事情,今日見到姑母本人更覺得親切了。”

“你聽誰說的?”

永泰回道,“初瑜嬤嬤專門照顧侄女。”

真寧恍然,訝異道,“初瑜還在,我還當她已經出宮了呢。”

“初瑜嬤嬤說姑母待她恩重如山,母后也叫侄女多向姑母學呢。”

真寧聽得心頭大悅,笑道,“好甜的小嘴,我家的慧生要是有你一半伶俐就好了。”從隨身飾物中摘下一塊玉佩遞給永泰,道,“姑母喜歡你這個侄女,以後有機會也叫慧生和你一道作伴。”

永泰看向朱宜修,後者微微頷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