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3 / 4)

小說:法言義疏 作者:獨來讀網

幹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又云:“天地變化,聖人效之。”“何五經之支離”者,莊子人間世:“支離疏者。”釋文引司馬雲:“支離,形體不全貌。”王文考魯靈光殿賦:“支離分赴。”李注云:“支離,分散也。”亦作“支繚”,荀子富國“其候徼支繚。”楊注云:“支繚,支分繚繞。”按:支離,疊韻連語,離、繚一聲之轉。支離、支繚皆繁多歧出之意。五經支離,即前篇“五經不如老子之約”之說。上文雲“聖人之言天也”,故復設此難。“支離蓋其所以為簡易也”者,吾子云:“多聞則守之以約,多見則守之以卓,寡聞則無約也,寡見則無卓也。”即其義。說詳彼疏。“已簡,已易,焉支?焉離”者,謂既得歸於約卓矣,則何繁多歧出之有。注“既簡”至“了也”。按:此未得正文之旨。司馬雲:“道之未明,則支離以明之;道之既明,則坦然簡易,安用支離也?言經者所以明道,道既明,則經不繁矣。”

或曰:“聖人無益於庸也。”曰:“世人之益者,倉廩也,取之如單。〔注〕有時而盡。仲尼,神明也,小以成小,大以成大,雖山川、丘陵、草木、鳥獸,裕如也。〔注〕學其道者,大小各隨其本量而取足。如不用也,神明亦末如之何矣!”〔注〕神明有所不及,聖人有所不訓。〔疏〕“聖人無益於庸也”者,吳雲:“庸,用也。老子有絕聖棄智之言,故曰無益於用。”按:問明雲:“或曰:‘甚矣,聖道無益於庸也!聖讀而庸行,盍去諸?’”聖、庸對文,明“庸”是庸眾之義。以彼證此,則聖人無益於庸者,亦謂聖人無補於眾人也。下文“仲尼,神明也”,則此文聖人專謂孔子。“世人之益者,倉廩也”者,說文:“倉,谷藏也。”又:“●,谷所振入宗廟,粢盛倉黃,謹●而取之,故謂之倉●。”重文:“廩,從◆,從禾。”“取之如單”者,俞雲:“‘如’讀為‘而’,古字通用,故李注曰‘有時而盡’。”按:俞說是也。“單”讀為“殫”,說文:“殫,極盡也。”司馬雲:“倉廩雖於人有近益,而所藏不多。”按:此蓋亦古書成語,下文“言可觀而不可殫”,字不作“單”,此以“單”為之,引古然也。“仲尼,神明也”者,司馬雲:“神明,造化也,生物無窮。”按:問神雲“天地神明而不測者也”,是神明即天地,故下文雲:“聖人之材天地也。”“小以成小,大以成大,雖山川、丘陵、草木、鳥獸,裕如也”者,謂物無高下靈蠢,無不涵濡於天地之化育以成其材,天地有以遍應之而無不足。喻士無智愚賢不肖,苟遊於孔子之門,孔子皆有以善誘之而無所窮也。說文:“裕,衣物饒也。”引伸為凡饒之稱。司馬雲:“裕如,有餘貌。”“如不用也,神明亦末如之何矣”者,司馬雲:“頑石朽木,造化所不能移;昏君愚人,聖人所不能益。”按:謂自暴自棄者,天地無如之何。然則非聖人之無益於眾,乃眾人之不求有益耳。

或問:“聖人佔天乎?”曰:“佔天地。”〔注〕言能佔之。“

若此,則史也何異?”曰:“史以天占人,聖人以人佔天。”〔注〕聖人以人佔天者,先乎天也;史以天占人者,後乎天也。大聖先天而天不違,良史後天而奉天時,知其所先後,則天人之情得矣。〔疏〕“聖人佔天乎”者,說文:“佔,視兆問也。”繫辭雲:“極數知來之謂佔。”“佔天”者,謂觀乎天文以先知吉凶之事。“佔天地”者,俞雲:“‘地’疑‘也’字之誤。下文‘史以天占人,聖人以人佔天’,但言天,不言地,可證‘地’字之誤。”按:俞說是也。依下文云云,則惟聖人而後為能佔天,史不過占人而已,故直應之曰“佔天也”,言佔天正聖人之事也。此蓋“也”字漫漶,傳寫者習以天地連文,遂改為地耳。“若此,則史也何異”者,史者掌天文之官之總稱,周禮大史及其所屬馮相氏、保章氏皆是。彼鄭注云:“馮,乘也;相,視也,世登高臺以視天文之次序。保,守也,世守天文之變。”月令孔疏雲:“馮相、保章俱掌天文,其事不同。馮相氏主日月、五星、年氣、節候,推步遲疾,審知所在之處。若今之司歷,主其筭術也。保章者,謂守天之文章,謂天文違變度數,失其恆次,妖孽所在,吉凶所生。若今之天文家,惟主變異也。此其所掌別也。”“史以天占人,聖人以人佔天”者,吳雲:“以天占人者,觀天以見人事也;以人佔天者,因人以知天意也。”司馬雲:“史考察象數,知人事之吉凶;聖人修人事,知天道不能違。”按:此亦刺王莽之妄稱天命及好時日小數之事。注“言能佔之”。按:治平本作“言皆佔之”,錢本同,此因正文“天也”誤作“天地”,而校書者乃並改註文以傅合之也。世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