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也沒有,咬著牙來湊熱鬧學經驗的。這樣的隊伍居然排第二?
這時劉秘書偷空進來了,陪我坐了一會兒。我給他介紹了盧俊義和吳用,說這倆人是我的副領隊。劉秘書自覺自己的官運是否亨通有萬一的希望在這倆人身上,所以很是客氣。然後問我有沒有什麼困難,我說:“困難暫時倒沒有,就是有點不明白。”
這時安徽省的各個單位終於介紹完了,接下來的是北京市的選手。我納悶地說:“劉秘書啊,這運動員入場排名是怎麼排的?我怎麼看不懂啊?”
劉秘書呵呵一笑,湊近我,低聲道:“按字母——”
我一拍腦袋道:“腦袋鏽住了,早該想到了。弄得挺正規呀。”
劉秘書想起什麼來似的說:“對了,你那些照片怎麼拍的?跟景兒似的,要不是和名單一起遞上來,都看不出那照的是人。”我嘿嘿笑。
劉秘書走後,我就和盧俊義吳用他們人手一個望遠鏡,開始對入場的隊伍指指點點。
179支隊伍,當然是良莠不齊,而且性質也不一樣。有專門的武術學校,有像我們這樣的文武學校,有武館,有武術研究會,其中最得意洋洋的是散打研究會的。而且氣派聲勢也不一樣,有隻派倆代表來觀摩的,那就顯得人單勢孤;有像中國體育代表團似的好幾百人穿著統一火紅運動服雄赳赳氣昂昂的,一般這樣的代表隊肯定有地方政府支援,他們的基地也都像我們一樣在某貴賓席裡。
我一直惦記著我們得拿第5名,所以不住權衡眼前這些隊伍的實力,想著該給哪支代表團適當放水。諷刺的是這次來的加我們,一共有5家名字都叫“育才文武學校”的,包括山東育才文武學校,黑龍江育才文武學校,北京育才文武專修學院……開始觀眾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