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3 / 4)

縫隙地帶。

我們來之前休息了很長時間,精神體力都非常充沛,加上剛進林區,所以和尚跟麻爹還有精力東張西望,看能不能打點野味來吃,林子裡的活物確實非常多,有些叫不出名字的小傢伙甚至從我們腳底下跑過去,麻爹沒槍,乾著急,和尚有槍卻不敢亂放,說這些小傢伙體型小,不好打,再說打到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吃,最起碼要碰見果子狸一類的東西才值得浪費點子彈。

一直走到第二天,情況仍然很平靜,我在心裡把自己知道的神仙佛爺全部歌頌了一遍,希望他們保佑保佑,讓後面的路能象現在這樣無驚無險。曹實曾經說過,跟西夏銅牌有關的事情幾乎都很複雜,而且危險。

我正在跟佛爺們祈禱,韓雲洲的腳步猛然就慢了下來,隨後對後面的人做了個止步的動作,一時間我有點反應不過來,之前的路走的很順,而且也沒有出現什麼危險的訊號,不過從韓雲洲的舉動來看,似乎並不是特別危急的情況,我們稍稍停了一下,就圍過去看,韓雲洲伸手朝前面指了指,說:“看。”

在我們前面七八米的地方,有一團圓圓的,暗紅色的東西,直徑大概一米左右,在地面上微微凸出十幾公分,很象一枚巨型的圍棋子兒。

這東西靜止不動,我們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什麼玩意兒,麻爹說是不是蘑菇,因為它看上去確實跟菇傘一樣,只不過沒有菇柄,老龔就笑他沒文化,說這可能是地衣。

這個東西看起來很奇怪,隊伍立即就完全止步。前面的韓雲洲和老龔讓出一條路,小鬍子和槐青林走到了最前方。小鬍子低聲說了兩句話,槐青林就開始盯著那東西看。

過了大概十分鐘左右,槐青林的嘴皮子動了動,跟小鬍子說了些什麼,我聽的不很清楚,但是大概意思是,槐青林看到那塊“地衣”下面有東西。具體是什麼東西,他可能也無法完全看透。

槐青林說完這些,就獨自走到一旁。地眼是能看出一些東西的,尤其是對危險的預見力,遠超常人。所以從他的舉動上來看,前面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東西,不會有太大危險。

“下面有什麼東西?”麻爹拉著我朝前湊了湊,很想看看有沒有油水可撈。

這時候,韓雲洲拿棍子試探著翻弄了這東西幾下,感覺就象一團帶著韌性的棉花,很軟,略微有些彈性,棍子一下子就插進去很深。

我們帶的裝備很多,有幾把摺疊鍬,韓雲洲拿了一把去挖,下面似乎是個小坑,看不出深淺,幾乎被那種暗紅色的不明物給填充滿了,一鏟子一鏟子挖出來的全是這東西,堆積到一塊兒看著就有點噁心。

挖了七八十公分的樣子,鏟子似乎探到坑底了,挖出來的那種暗紅不明物裡夾雜著泥土,最後一鏟子土被翻到坑外時,韓雲洲好像發現了什麼,拿鏟子扒拉幾下,然後帶了回來。

東西外面裹著斑駁的泥土,韓雲洲拿水把泥土沖洗掉,鏟子中的東西立即露出原貌,我們幾個頓時有點詫異,坑裡怎麼會有這玩意兒?

這是一隻小巧精緻的扁玉瓶。

第58章未知之旅(四)

韓雲洲把這隻小玉瓶用水沖洗乾淨,然後舉過頭頂,藉著密林間隙滲入的一縷陽光。乳白的玉彷彿微微透明瞭,帶著一圈很微弱的光暈。

在場的人幾乎都是這方面的行家,常年和古物打交道,就連我也能講出些道道,這隻玉瓶雖然在林子裡埋了不知道多長時間,但是能看出玉瓶本身的玉質非常好,器型也很完整,不過找不到瓶塞,是個小小的缺憾。

看到玉瓶,隊伍裡幾個人就不由自主的朝槐青林望去,大概都對這個人感到佩服。

在這樣幽閉深邃的原始林子裡,出現一隻小小的玉瓶,不能不說是個比較重要的線索。但是,也只能看出,這裡確實在很久之前有人涉足過,遺失了這隻玉瓶。至於玉瓶的具體年代,很難準確的判斷出來。

品鑑玉器的時候,大致會把它們分為三大類,周玉,漢玉,宋玉。周玉和漢玉就不用說了,特徵鮮明。但是宋玉一直都很難斷代,因為從唐到宋,再到元,甚至到明初,玉器的大特徵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除非是那種對宋玉研究很深的老專家,否則無法從一隻小小的玉瓶上判斷出其具體年代。

玉瓶表面線體圓潤流暢,沒有多餘的紋飾,大小和一隻鼻菸壺差不多,這種東西是過去一些有錢人用來把玩的玩物,沒有實質性的用途,因為瓶子太小,一口唾沫就給裝滿了。

玉這種東西很不好估價,特別是雕刻成型的古玉,找對買主的話,一件東西就夠吃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