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新聞業的懷鄉病 作者:暖暖

與斯科菲德被“死亡的焦慮”壓迫的永不鬆弛的神經。

。 想看書來

他們這樣締造了CNN(2)

就像批評家們強調的那樣,CNN只有“一英寸厚”。它過分迷戀於挖掘所有事實,卻忘記了觀察事實背後隱藏的內涵。就像泰德·特納馬不停蹄地更換漂亮女人,卻忽略了漂亮女人共同的特點。特納與他的CNN都恐懼深層思考,他們過分偏愛行動。

而這種CNN傾向已如傳染病般地席捲了新聞業。在這20年間,我們看到所謂的新聞記者的職業精神,已被片面地理解成在戰場上不顧生死,或者為了抓拍死亡鏡頭而放棄人道精神……

CNN的衰落某種程度上印證了世界正在“CNN”化。CNN開創的橫掃世界的鏡頭,已經變成新聞業的基本常識。但是,即使所有的新聞網都毫不停息地挖掘每一個事件,世界也並未像特納所說的那樣被“看得更清楚”,反而有愈發迷惘、混亂之嫌。CNN是瘋狂與冒險的產物。像丘吉爾、海明威、羅斯福、巴爾扎克一樣,泰德·特納與斯科菲德是狂躁抑鬱症患者,他們常常受控於強烈的衝動,滿腦子改變人類的偉大計劃,以此來對抗生命中無刻不在的沮喪感與越來越緊迫的死亡感。正是這種對抗產生了奪目的光彩,產生了《老人與海》,產生了激動英國人民的戰時演說,也產生了CNN這樣的電視臺。

這並不妨礙斯科菲德的回憶錄給我們帶來的興奮與快樂。我們仿若又看到亞特蘭大那群熱血沸騰的年輕人試圖改變歷史的熱忱,又看到了特納與斯科菲德被這個偉大的創意刺激到血脈賁張的模樣……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搞清楚世界的模樣,但CNN的創辦者們提醒我們,形而上學式地否定生命的意義是無聊的。重要的是,你必須要讓自己為某個具體事件而激動,你要在戰勝困難與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中尋求到生命的至高快感。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公民德拉吉(1)

托馬斯·傑斐遜教導我們說,不時地來一點小小的反叛並非壞事。反叛經常是刺耳和令人不安的,不合禮節和粗野的。

—羅德福·斯莫勒,美國憲法學教授

當阿爾·戈爾與喬治·W·布什陷入令人難堪的競選僵局時,好奇者蜂擁而入一個叫作“德拉吉報告”的網站(),以尋找CNN與《紐約時報》可能不予報道的有關大選的小道訊息。

將近3年以來,這個設計簡陋、只由一位未受過任何新聞訓練的人控制的網站成了美國最重要的新聞源之一,並不斷在突發新聞報道上無情地擊敗了ABC、CNN與《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但是這種成功又攙雜著太多令人不安的成分,因為這家網站所依靠的不過是一些永遠都不會消亡的謠言。《華爾街日報》的一則新聞需要透過5位編輯才能見報,這家網站卻從不核查謠言的真實性。為了追求聳人聽聞的效應,它隨時準備著公佈任何誹聞。而這家網站的建造者與惟一的新聞編輯麥特·德拉吉(Matt Drudge)註定要同時進入美國新聞史上最著名的革新者與最臭名昭著的小報記者的雙重行列。更重要的是,這個35歲、一副西部牛仔式嬉皮打扮的人已經部分地改變了美國政治、新聞與歷史的運轉軌跡。他的新聞哲學(就像他最新出版的著作《德拉吉的傑作》)引發出的後果與無法了結的爭論,讓我們迷惑不已……

讓我們回到1994年。這一年,這個叫麥特·德拉吉的高中輟學生在厭倦了7…Eleven便利店的工作後,搬到洛杉磯,成為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禮品店的店員。在那裡,他開始閱讀《Variety》這樣的娛樂雜誌。這一年秋天,德拉吉收到了父親贈送的一臺計算機。德拉吉被計算機提供的交流模式征服了。出沒於聊天室成了他的主要樂趣,他開始將一些娛樂與政治訊息貼到網上,其中一些來源於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廢棄的新聞稿。1995年初,他的電子郵件式的新聞公告吸引了一批人的注意。4月,他建立了“德拉吉報告”網站。由於率先報道了NBC與微軟共同建立MSNBC這樣的事件,“德拉吉報告”開始引人注意。但是,真正將德拉吉推向焦點的是他從1997年開始的對克林頓與白宮醜聞的報道。

先是1997年7月,德拉吉透過一個私人聊天室獲知《新聞週刊》的邁克爾·伊斯科夫正在寫一篇有關白宮誹聞的報告。由於據傳克林頓曾對之有過性要求的凱瑟琳·葦利拒絕提供證明,《新聞週刊》放棄了這篇報道。德拉吉的網站迅速揭露了這一未經證實的新聞。一天後,哥倫比亞新聞對此事件作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