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他公然宣稱報紙是“供改良我國新聞事業之試驗,為社會發表意見之機關”,一開始就把矛頭指向政府,說:“必使政府聽命於正當民意之前,是即本報所為作也。”在大學校園裡,《京報》最受歡迎,它成了五四發難者的堡壘。在此期間,邵飄萍倡議成立北大新聞研究會,還擔任當時有名的《國民》雜誌的顧問,這份雜誌與《新潮》一樣,是《新青年》最重要的兩大援軍。他站在學生運動的潮頭,四出活動,吶喊助陣,不愧為中國政治文化改革的不遺餘力的宣傳家。五四運動後,報館被封,他本人遭到通緝,再度流亡日本。然而,他的鬥志並未因此受挫,態度十分堅定,說:“報館可封,記者之筆不可封也。主筆可殺,輿論之力不可斫也。”
1920年秋,北京安福派政府倒臺,《京報》9月復刊。在政治權力中心辦報,目標太大,何況前車可鑑,本當改弦易轍,然而,邵飄萍仍然不改“扒糞者”的老脾氣,繼續挑戰強權。此外,還以革新家的氣魄,從報紙內容、版面直到經營管理,做了大幅度的改革,使《京報》的發行量迅速上升。
在報社內部,此時,邵飄萍算得是當權派了,但是,他要的只是作為一個普通記者和時評家的權利,而不是權力。相反,對於權力,他有著相當深入的認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