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一個“飽滿”與“含蓄”,濃、淡相宜的問題。
有一種寫作的誤解那就是,以為“含蓄”便是“點到為止”,以為“飽滿”意味著鋪張。
不然。
有魅力的含蓄,就是“飽滿”的另一種表現方式,是高度凝鍊後的“飽滿”。好比多種維生素合成的維生素片。每日只需一片,足夠了。但人不可以每日只服維生素片而不食果菜。同樣道理,含蓄在文學中不能代替“飽滿”,那就只能以“史筆”寫作了。
先有“飽滿”在心,後有含蓄在紙。心中無“飽滿”,紙上無含蓄可言。那不叫“含蓄”,是蒼白,是缺乏“原材料”。
寥寥數字皆是情,詩句也。
一個情節甚或一個細節,往往足以撐起一篇散文。
但小說又不同,往往需二三情節,多個細節。為了“二三”,胸中要預想“五六七”,優選之;為了多個,寫前要有更多,反覆掂量,留取最想留取的。
同學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只有一塊“石子”,便自命一個名,出示一塊給人看。這不行。有了那一塊,為了將那一塊“搭配”得更好看,需再直接或間接地從記憶中、生活中去尋覓。
總而言之,小裴若悟明白了箇中道理,今後定會寫出極有詩意的散文和小說!
我期待著……
致俞德術同學
德術:
在我心目中,你是我們這個選修班上“背景”相當厚實的一名學子。 。。
致學子“信評”(9)
“背景”一詞,是指你成長於的那一種家庭環境和農村環境。我絕不崇尚窮困。我是自窮困中長大的,深知窮困對人希望快樂的天性是多麼冷酷的剝奪。我和你一樣,從少年起便對家庭負有很大的責任。我從你身上看到了那一種熟悉的責任感。對父母的,對弟弟妹妹的。你在給我的信中,曾寫到你認為自己在盡到那一切責任之前,甚至沒有理由和資格談情說愛,這一點像極了我。我32歲那一年才遲遲結婚。倘我還不結婚,早已超過了結婚年齡的弟弟妹妹,便都將因我而繼續推遲婚事。所以你的那一種家庭責任感,我是特別理解的,也特別令我感動。我們選修班的同學,無論男生女生,都是有責任感的。只不過與你所身負的那一份責任感有區別。比如有次我與一名女同學交談,她說——為了有朝一日回報父母之恩,要求自己必須刻苦學習,希望能獲得更高學歷,希望由此將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收入高些,以圖使父母過上較幸福的晚年……
這也是一份責任感啊。這也很令我感動。這一份責任感,成為學習動力,進而成為以後實現具體人生願望之動力,我以為是很符合人性美好本能的。比如我們的周研同學,有次我和她交談,才知她是貸款上學。這是為了減少父母的經濟負擔呀。這是一種志氣。當然使我感動,使我欽佩。
從前在中國,在大學,一談論起責任感,便是應為國家怎樣,應為民族怎樣,應為社會主義怎樣。從前和現在,有沒有不計小責任,亦即對父母、對家庭的責任,只心裝著某種大責任,亦即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的人呢?可以肯定地回答,有的。他們都是些高尚的可敬的人。比如現在忘我地日夜工作於醫治“非典”病人的前沿的醫護人員們,便都是為了大家,為了別人,而不顧小家利益的可敬的高尚的人們。
但依我想來,時代畢竟不同以往了。個人的能力無論多麼大,也是難於造福於全社會的。全社會的文明進步,那是要透過集體的、集團的優勢整合的能力來推動的。而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責任感的形成,也許更是透過其與家庭成員的關係,與某一集體其他成員的關係來逐漸萌生的。我不相信一個對至親者比如父母兄弟姐妹少有責任感的人,在某集體中會對其他成員有什麼奉獻真願。我更不相信,普遍的時候,如果一個人對某集團中其他成員毫無相互責任感和溫愛之心,他居然是一個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大責任義不容辭的人。個別的事例是有的。我們這裡談的是普遍。比如上一堂課,坐在我身旁的綿州女孩咳嗽不止,以至於跑了開去,而我們的晨暉同學立刻奔去表示關心。這個細節也使我感動啊。並給我留下深的印象。晨暉的這一舉動,使我們選修班這個集體,體現出了一種溫暖。你們中的幾乎一切良好的表現,只要我看在眼裡了,心中都會感動一下的,並且由此更愛你們……
德術,在給你的信中,為什麼說了這麼多別人呢?這乃因為,我特別重視一個人有無親情責任感這一點。從前我們不重視這一點。那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