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1 / 4)

小說:思想的盛宴 作者:雨帆

裁枘〉媚敲創喝ぐ蝗唬�誆瘓�餳漵悶鈾氐貌荒茉倨鈾氐奈淖執汲雋艘慌紗鶴懟�

夏雨最多情。如同曾與我們海誓山盟過的一個初戀女子,“情緒”浪漫充沛又任性。“旅行”於東西南北地,過往於六七八月間,每踏雷而來,每乘虹而去。我們思念它時,它卻不知雲遊何處,使我們仰面於天望眼欲穿,企盼有一大朵積雨雲從天際飄至;而我們正喜悅于晴日的朗麗之際,倏忽間雷聲大作,烏雲遮空。於是“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陣雨是夏雨猝探我們的慣常方式。它似乎總是一廂情願地以此方式表達對我們的牽掛。它從不認為它的這種方式帶有滋擾性,結果我們由於毫無心理準備,每陷於不知所措,乍驚在心頭,呆愕於臉上的窘境。幾乎只夏季才有陣雨。倘它一味兒恣肆地衝動起來,於是“雷聲遠近連徹夜,大雨傾盆不終朝”。於是“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球亂入船”;於是“驚風亂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煩得我們一味兒祈禱“殘虹即刻收度雨,杲杲日出曜長空”。當然夏雨也有彬彬而至之時。斯時它的光臨平添了夏季的美好。但見“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它彬彬而至之時,又幾乎總是在黃昏或夜晚,彷彿寧願悄悄地來,無聲地去。倘來於黃昏,則“牆頭細雨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則江邊“雨洗平沙靜,天銜闊岸纖”,可觀“半截雲藏峰頂塔”,望“兩來船斷雨中橋”。則庭中“落茫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可聞“過雨荷花滿院香”,“青草池塘處處蛙”;可覺“牆頭語鵲衣猶溼”,“夏木陰陰正可人”。而山村則“羅漢松遮花里路,美人蕉錯雨中欞”。

倘來於夜晚,則“樓外殘雷氣未平”,則“雨中草色綠堪染”。於是翌日的清晨,虹消雨霽,彩徹雲衢,朝霞半縷,網盡一夜風和雨,使人不禁想說——真好天氣!

秋雨淒冷澹寒,易將某種不可言說的傷感,一把把地直往人心裡揣。彷彿它竟是耗盡了纏綿的春雨,虛拋了幾番浪漫和激情的夏雨,憔悴了一顆雨的清瑩之魂,心曲盤桓,自嘆幽情苦緒何人知?包羅著萬千沒結果的苦戀所生的委屈和哀怨,欲說還休,於是只有一味兒哭泣,哭泣……使老父老母格外地惦念兒女;使遊子格外地思鄉想家;使女人悟到應變得更溫柔,以安慰男人的疲憊;使男人油然自省,懺悔和譴責自己曾傷害過女人心地的行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換上棉。在秋風蕭煞、秋雨悽悽的日子裡,人心除了傷感,其實往往也會變得對生活、對他人、包括對自己,多一份憐惜和愛護之情。因為可能正是在第二天的早晨,霜白一片雨變冰。於是不日“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秋風先行,但見“落葉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秋風彷彿秋雨的長姐,其行也匆匆,其色也厲厲。扯拽著秋雨,彷彿要趕在“溪深難受雪,山凍不留雲”的冬季之前,向人間替秋雨討一個說法。儘管秋雨的哀怨,完全是它雨魂中的特徵,並非是人委屈於它或負心於它的結果。

秋風所至,“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直吹得“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直吹得“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直吹得“多少綠荷相依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在寒秋日子裡,讀如此這般詩句,使人不禁惜花憐樹,怪秋風忒張狂。恨不得展一床接天大被,替擋秋風的直接襲擊。

但是若多讀唐詩宋詞,也不難發現相反意境的佳篇。比如宋代詩人楊萬里的《秋涼晚步》:

秋氣堪悲未必然,

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

荷葉猶開最小錢。

家居附近自然無荷塘,難得於入秋的日子,近睹荷花遲開的胭紅本色,以及又有多麼小的荷葉自水下浮出,翠翠的仍綠惹人眼。

一日散步,想起楊萬里的詩,於是蹲在草地,拂開一片亡草的枯黃,驀地,真真切切但見有嫩嫩芋芋的小草,隱蔽地悄生悄長!

想必是當年早熟的草籽落地,便本能地生根土中,與節氣比賽看,抓緊時日體現出植物的生命形式。

寒冬是馬上就要來臨了。那一莖莖嫩嫩芋芋的小草,其生其長還有什麼意義呢?

我不禁替它們惆悵。

晚秋的陽光,呼著節氣最後的些微的暖意普照園地。剛一起身,頓覺眼前有什麼美麗的東西漫舞而過。定睛看時,呀,卻是一雙小小彩蝶。它們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