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在一般的工廠你會看到一堆堆未加工完的零件,裝 配線停下來檢修,工人站在那裡無所事事。而在豐田公司,生產過程就像設計的舞蹈,工 人看上去就像舞蹈演員:取零件,進行安裝,檢查質量……這一切都是在完美的環境中進 行的。 29
……… Page 31………
第 2 章沒有破產的行業,只有破產的企業 ID2002 正是從各種細節入手,日本的汽車全面提高了質量,得以雄霸世界汽車市場。 ●一切用資料說話 在質量的管理上,日本的汽車界引入了戴明的管理思想。日本企業質量管理的成功,得 益於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愛德華·戴明。1951 年,日本設立戴明國家質量獎。該獎主要 面向日本國內的製造企業,評獎標準非常嚴格,獲獎企業每年最多 1~2 名;日本國內稱戴 明獎為“企業諾貝爾獎”。 20 世紀 50 年代,美國人愛德華茲·戴明博士提出了在質量管理中引入統計學的理論, 也就是一切用資料說話。美國汽車工業對此視而不見,戴明博士便東渡日本,受到日本人 的歡迎,並被奉若神明。日本人應用戴明的理論,發明了“全面質量管理”的理論。 戴明的質量管理思想集中體現在計劃、執行、檢查、處理(PDCA)的迴圈上: 1、計劃階段(plan),看哪些問題需要改進,逐項列出,找出最需要改進的問題。 2、執行階段(do),實施改進,並收集相應的資料。 3、檢查階段(check),對改進的效果進行評價,用資料說話,看實際結果與原定目標 是否吻合。 4、處理階段(act),如果改進效果好,則加以推廣;如果改進效果不好,則進行下一 個迴圈。 PDCA 迴圈的特點是:大環套小環,企業總部、車間、班組、員工都可進行 PDCA 迴圈, 找出問題以尋求改進;階梯式上升,第一迴圈結束後,則進入下一個更高階的迴圈;迴圈 往復,永不停止。戴明強調連續改進質量,把產品和過程的改進看作一個永不停止的、不 斷獲得小進步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