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他,造謠說那個種了牛痘的孩子臉上長出了牛毛,眼睛像公牛一樣看人,連咳嗽的聲音也好像是牛叫一樣。他還收到許多誹謗信和恐嚇信,他說:“我好像乘著一隻小船,快要到岸了,卻受著暴風雨的襲擊。”後來,牛痘接種法推廣開來,英國政府承認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去世後,人們為他立碑塑像,表達人們對他的懷念。
堅持並去做之後,最幸福的時刻不是反對者掉轉過頭來的膜拜,而是你埋下的種子終於開出遍地絢爛的花。
小故事四:範縝與反迷信
南北朝時期,在齊朝宰相竟陵王蕭子良的王府內,名流雲集,高僧滿座。他們迷信佛教,大談生死輪迴、因果報應,宣揚人死後精神不滅。這時,一位普通官員挺身而出,駁斥高僧們的議論。他認為精神不過是人的形體的一種作用,依附和存屬於人的形體,形體存在精神才存在,形體死亡則精神隨之消滅。這個人就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範鎮。只見他高談闊論,旁若無人,把蕭子良等一幫王公名流駁得啞口無言。蕭子良幾次組織人馬與他辯論,都被他駁倒了。蕭子良無可奈何,派人對他說:像你這樣有才能,不怕得不到“中書郎”高官,為什麼要發表這種違背潮流的議論,我為你可惜,你應當趕快放棄你的議論。
範縝聽後,哈哈大笑說:“要我範鎮‘賣論取官’,那我現在已經是更高的‘尚書令’和‘僕射’,何止是‘中書郎’啊!”
在泱泱華夏古國之中,數之不盡這般被人仰止和效法的風骨,學問可以被超越,而如此風骨卻從不曾被超越,唯有在歷史長河之中閃爍愈加光輝的傳奇。
小故事五:唐氏三口與醫學研究
也是在南北朝時期,有一位名叫唐賜的人,因病吐出20多條蟲子,臨死前,他囑咐妻子解剖他的屍體進行研究。妻子照著丈夫的遺囑做了,兒子也沒有加以制止。反動的封建統治卻因此而判處這位女解剖學家“不道”,她的兒子“不孝”。母子二人都為醫學的發展慘遭殺害。
最壞的情況是:糊塗是失敗者的通行證,堅持是成功者的墓誌銘。然而權衡代價與收穫,不論如何抉擇,導致結果如何,多數時候,你都可以從堅持中發現一種激勵人生的力量,這種力量讓你充滿勇氣,堅韌不屈的勇氣。
小故事六:費爾巴哈與黑格爾
黑格爾和費爾巴哈是德國的兩位非常有名的哲學家,費爾巴哈曾經是黑格爾的學生,他曾經在柏林熱切而恭敬地聽過黑格爾的講演,認為“他就是……我當時稱之為再生之父的那個人。他是唯一使我體會到並理解到‘老師’的定義的人,因此是我感到……唯一應當致以誠摯謝意的人。”但是,費爾巴哈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他不同意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因此又勇敢地對黑格爾哲學和宗教神學提出批判,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在尊重權威的基礎上挑戰權威,在尊重真理的基礎上以堅持為實現理想的武器,是對權威以及真理最真誠的致敬。
我的朋友,故事讀完了,或者準確地說,它們不是故事,它們是樹,是雕像,就立在我們前方。或許你已經從中收穫了許多,或者只收獲了一點點對你的啟發,但是,無論多少,我都覺得開心,至少,這一路,有你陪伴。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五章 一分錢,如何變大?(1)
朋友,經過前面的四章之後,你是不是覺得,手裡的貝殼項鍊越來越美麗了,那麼,今天,我們不撿一般的貝殼,我們要沉到深海,去尋珠貝,之所以說它們是珠貝(我會將它們之所以稱為價值的理由標註出來),又要回到本書的主題,這本書所說的都可以歸結為兩個重點,首先是從精神上為財富打基礎,其次是從方法論上實現獲得財富的路徑。尋得之後,在後面的兩章,我們再繼續尋剩下的四顆貝殼和一條鏈子,將三顆珠貝穿中間,貝殼點綴,於是,此段旅程,完美結束。
一分錢,如何變大?前四章已經讓我們從“軟體”上獲得了變大的能力,而這一章,我們要從“硬體”入手,跟配電腦一樣,硬體軟體合一。此所謂“男女搭配,幹活不累”,也正是“軟硬合一,出手必勝”。
一分錢變大的方法,有三:
一:創業。
二:理財。
三:資源整合。
這三者絕不是各行其是,也絕不是三種方法,它們可以兩兩組合,也可以三者融合,在組合中,各自比例也會有所不同,不同的比例偏